[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进气端锥壳体切端口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8381.2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04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曹一枢;白瑛;段玉霞;周文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曙光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14 | 分类号: | B21D28/14 |
代理公司: | 无锡松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6 | 代理人: | 花修洋 |
地址: | 214145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进气端锥 壳体 端口 模具 | ||
1.一种汽车进气端锥壳体切端口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切小端端口模具,所述切小端端口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通过滚动导向和限位柱进行上下开合模;所述上模座包括上模板(1)、压料板(9)和切刀(11),所述切刀(11)设置在上模板(1)的底部,所述压料板(9)套设在切刀(11)的外侧,且所述压料板(9)通过复位元件(19)相对上模板(1)上下位移,所述切刀(11)沿上模板(1)的长度方向横向设置;
所述下模座包括下模板(2)和设置在所述下模板(2)上方的下定位板(10),所述下定位板(10)上包含有定位型面,所述定位型面与壳体连体件的内腔型面相吻合,所述下定位板(10)包括第一定位板(10A)和第二定位板(10B),所述第一定位板(10A)、第二定位板(10B)沿切刀(11)的刃口长度方向间距设置,且均位于切刀(11)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定位板(10A)和第二定位板(10B)上的小端端口型面所在的平面互为共面,且所述第一定位板(10A)和第二定位板(10B)上的小端端口型面所在的平面与切刀(11)平行设置;当半壳连体件置于下定位板(10)上时,在所述切小端端口模具的一次合模行程中,可对第一预催进气半壳或第二预催进气半壳的小端端口型面进行端面轮廓线的成型;
所述第一定位板(10A)、第二定位板(10B)上位于切刀(11)刃口一侧的小端端口型面为第一预催进气半壳的小端端口型面和第二预催进气半壳的小端端口型面;
所述切刀(11)的一侧间距设置有至少一个下挡块B(13),两个所述下挡块B(13)分别与切刀(11)的侧壁接触设置;所述切刀(11)在下定位板(10)与两个下挡块B(13)之间的通道内上下位移;
还包括至少一个下挡块A(12),所述下挡块A(12)设置在远离切刀(11)的一侧,且所述下挡块A(12)抵接压料板(9)的边缘;
所述下模板(2)上间距设置有下刀口A(14)和下刀口B(15),所述下刀口A(14)、下刀口B(15)分别设置在第一定位板(10A)、第二定位板(10B)上的小端端口型面的一侧,且所述下刀口A(14)、下刀口B(15)分别与切刀(11)的刃口相对应设置;
所述切刀(11)为U型结构,所述切刀(11)的两端分别为上刀口A(20)、上刀口B(21),所述上刀口A(20)、上刀口B(21)之间的部分为端面刀口(22),所述上刀口A(20)的边缘轮廓与第一定位板(10A)相邻切刀一侧的边缘轮廓相吻合,所述上刀口B(21)的边缘轮廓与第二定位板(10B)相邻切刀一侧的边缘轮廓相吻合,所述端面刀口(22)所在的平面与第一定位板(10A)、第二定位板(10B)上的小端端口型面所在的平面平行间隙设置;通过上刀口A(20)、上刀口B(21)分别对壳体连体件的小端端口两侧的边缘轮廓线进行余料切除,通过端面刀口(22)对壳体连体件的小端端口的端面轮廓线进行余料切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进气端锥壳体切端口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销(17),所述第一定位板(10A)、第二定位板(10B)、下刀口A(14)和下刀口B(15)分别通过若干定位销(17)与下模板(2)定位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曙光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曙光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838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控制的前面板切角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叉车水箱盖板的切边冲裁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