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滨水运动上肢牵引器曝气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4714.4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44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怡;燕文明;杨艳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23/12 | 分类号: | A63B23/12;C02F3/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刘艳艳;董建林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水运 上肢 牵引器 城市 河流 生态 修复 系统 | ||
1.一种基于滨水运动上肢牵引器曝气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系统,包括能量传动转化单元、微孔曝气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肢牵引单元和景观植物修复单元,能量传动转化单元、上肢牵引单元、微孔曝气单元和景观植物修复单元自上而下依次连接;
能量传动转化单元包括外筒、中套、内筒、皮碗、钢珠单向阀、空心底座、倒“十”字型支架;上肢牵引单元包括上钢丝绳、下钢丝绳和上肢牵引器;微孔曝气单元包括输气管和微孔纳米曝气管;景观植物修复单元包括固定转轴和椭圆柱型框架;
外筒、中套、内筒、皮碗、钢珠单向阀以及空心底座组成气筒装置;所述倒“十”字型支架底端连接在上肢牵引器的立柱上,用于改变力的方向;倒“十”字型支架上左右分别设置气筒装置,外筒的顶端和侧面分别通过上钢丝绳和下钢丝绳与上肢牵引器连接,通过上肢牵引器上下交替运动,牵动外筒提起或压缩,使气体进入内筒和空心底座,空心底座通过输气管与微孔曝气单元的微孔纳米曝气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滨水运动上肢牵引器曝气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底座连接在倒“十”字型支架的横杆上,内筒底端固定在空心底座上,内筒是固定不动的,内筒内置钢珠单向阀,所述外筒为倒扣的圆筒,外筒套设在内筒外,内筒顶端装设皮碗,外筒底端设置中套,用以连接外筒和内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滨水运动上肢牵引器曝气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顶端和侧面焊接有用于钢丝绳穿过或连接的金属环,所述上肢牵引器转轴上设置有用于钢丝绳连接的金属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滨水运动上肢牵引器曝气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轨滑轮,双轨滑轮安装在倒“十”字型支架的顶端,其中上钢丝绳一端与外筒顶端的金属环相连,从双轨滑轮顶端绕过后,另一端通过弹簧扣扣入上肢牵引器转轴上的金属环内,下钢丝绳一端与外筒侧面的金属环相连,然后与外筒侧面上另一个金属环相连,另一端通过弹簧扣扣入上肢牵引器转轴上的金属环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滨水运动上肢牵引器曝气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微孔曝气单元还包括三通、气体止回阀;所述固定转轴为中空结构,左右两支输气管通过三通合为一股导出后穿入固定转轴中,并与气体止回阀连接,气体止回阀固定在在固定转轴中,气体止回阀的另一端连接若干根微孔纳米曝气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滨水运动上肢牵引器曝气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柱型框架的侧面和底面布置有编织网套;椭圆柱型框架内置有用于吸附水中的污染物的填料网兜,填料网兜上种植挺水植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滨水运动上肢牵引器曝气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柱型框架通过连接环套在固定转轴上,当水位变化或者有流速时,椭圆柱型框架能够围绕固定转轴上下浮动或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基于滨水运动上肢牵引器曝气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柱型框架和连接环材质为聚四氯乙烯材料或有机玻璃,编织网套为竹片或藤条编织网。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滨水运动上肢牵引器曝气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网兜由生物沸石层和陶粒层按厚度1:3装在天然椰棕网兜中构成,天然椰棕网兜孔径为1cm,生物沸石的粒径为2~3cm,陶粒的粒径为1.5~2c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滨水运动上肢牵引器曝气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植物为荷花、千屈莱、水生鸢尾、香蒲、菖蒲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471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质装配式墙体
- 下一篇:一种茉莉花茶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