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损检测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3204.5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8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覃波;彭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特标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82 | 分类号: | G01N27/82;F16L5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管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8 | 代理人: | 黄华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损 检测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损检测控制装置,通过第一传动环状支架与第二传动环状支架分别套设于待测管道外壁;进而,控制模块控制第一传动模块和第二传动模块驱动主体支架移动;并接收第一无损检测模块的检测数据和/或第二无损检测模块的检测数据;根据第一无损检测模块的检测数据和/或第二无损检测模块的检测数据确认待测管道内的氧化堆积情况。进而通过将该第一无损检测模块和第二无损检测模块分别设置于对应的环形轨道内,使得该第一无损检测模块和第二无损检测模块可以在该环形轨道内移动,从而减少了第一无损检测模块的数量,降低了实现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损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无损检测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使用中的管道在进行无损检测时,往往需要人为的安装相应的检测设备,由于,而当管道过长时,其检测点也会相应增多。此时现有技术的工作人员需要搬运该检测设备至不同的检测点进行检测,无形中增大了操作成本,降低了检测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损检测控制装置,用于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操作成本。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无损检测控制装置,包括:主体支架、第一传动环状支架、第二传动环状支架、控制模块、第一传动模块、第二传动模块、第一无损检测模块、第二无损检测模块和通讯模块;
所述主体支架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环状支架和所述第二传动环状支架之间;所述第一传动环状支架的平面与所述第二传动环状支架的平面平行;所述第一传动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环状支架上,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环状支架上,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一传动环状支架的内壁设置有第一环形轨道,所述第一无损检测模块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轨道内;所述第二传动环状支架的内壁设置有第二环形轨道,所述第二无损检测模块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环形轨道内;
所述第一传动环状支架与所述第二传动环状支架分别套设于待测管道外壁;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传动模块和所述第二传动模块驱动所述主体支架移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无损检测模块的检测数据和/或所述第二无损检测模块的检测数据;根据所述第一无损检测模块的检测数据和/或所述第二无损检测模块的检测数据确认所述待测管道内的氧化堆积情况。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无损检测模块在所述第一环形轨道内移动,以便所述第一无损检测模块接触所述待测管道外壁上的待测点;和/或,控制所述第二无损检测模块在所述第二环形轨道内移动,以便所述第二无损检测模块接触所述待测管道外壁上的待测点。
可选的,所述第一无损检测模块包含第一伸缩驱动单元;所述第一伸缩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无损检测模块在所述第一环形轨道内移动;
所述第二无损检测模块包含第二伸缩驱动单元;所述第二伸缩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无损检测模块在所述第二环形轨道内移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伸缩驱动单元还用于,当检测完毕时收缩所述第一无损检测模块,以远离所述待测管道外壁;当需要检测时伸出所述第一无损检测模块,以接触所述待测管道外壁的的待测点;
所述第二伸缩驱动单元还用于,当检测完毕时收缩所述第二无损检测模块,以远离所述待测管道外壁;当需要检测时伸出所述第二无损检测模块,以接触所述待测管道外壁的的待测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特标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宁特标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32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