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自动匹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1719.1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3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欣;袁苏哲;赵睿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力变矩器 发动机 高效区 自动匹配 平均输出功率 净扭矩曲线 起动扭矩 效率曲线 变矩器 动力学 匹配度 运动学 油耗 穿越 匹配 输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自动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各液力变矩器的起动扭矩MT0、高效区转速范围ΔnT、运动学工作范围dn、动力学工作范围dM、高效区平均输出功率NTP、高效区平均输出油耗gTP及变矩器最高效率曲线相对于发动机净扭矩曲线的穿越距离dc,根据各液力变矩器的起动扭矩MT0、高效区转速范围ΔnT、运动学工作范围dn、动力学工作范围dM、高效区平均输出功率NTP、油耗gTP及变矩器最高效率曲线相对于发动机净扭矩曲线的穿越距离dc计算各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匹配度S,将匹配度S最高时对应的液力变矩器作为最优液力变矩器,并使最优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进行匹配,完成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自动匹配,该方法能够实现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自动匹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匹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自动匹配方法。
背景技术
液力传动是现代工程车辆的一种重要传动方式,作为关键传动部件的液力变矩器能起到缓冲负载、吸收振动及防止发动机过载等作用,同时也是使车辆实现平稳自动换档的关键元件。在进行液力式工程机械设计及变矩器特性研究时,发动机与变矩器的匹配性能分析是关键环节之一,二者的合理匹配,不仅能有效减少传动系统的功率损失,而且也能使发动机运行于动力性与经济性更为理想的工作区域,从而提高车辆的传动效率与作业生产率,然而现有的计算机辅助匹配设计技术中仅存在单一性能指标计算技术,没有公开相类似的自动匹配方法,因此不能有效地实现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匹配性能的自动评价与匹配方案的自动优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自动匹配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自动匹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自动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各液力变矩器的起动扭矩MT0、高效区转速范围ΔnT、运动学工作范围dn、动力学工作范围dM、高效区平均输出功率NTP、油耗gTP及变矩器最高效率曲线相对于发动机净扭矩曲线的穿越距离dc,根据各液力变矩器的起动扭矩MT0、高效区转速范围ΔnT、运动学工作范围dn、动力学工作范围dM、高效区平均输出功率NTP、油耗gTP及变矩器最高效率曲线相对于发动机净扭矩曲线的穿越距离dc计算各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匹配度S,将匹配度S最高时对应的液力变矩器作为最优液力变矩器,并使最优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进行匹配,完成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自动匹配。
各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匹配度S为:
其中,和分别为预设的起动扭矩MT0、高效区转速范围ΔnT、运动学工作范围dn、动力学工作范围dM、高效区平均输出功率NTP、高效区平均输出油耗gTP及变矩器最高效率曲线相对于发动机净扭矩曲线的穿越距离dc的权重。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17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