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淀粉基乳化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2322.6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3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胡秀婷;刘成梅;方冲;张芳;胡迪;高连明;钟业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1/04 | 分类号: | C08B31/04;A23L29/30;A23L2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淀粉 乳化剂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淀粉基食品乳化剂,属于食品配料领域。本发明方法基于β‑极限糊精作为支链淀粉经β‑淀粉酶充分水解的产物,保持支链淀粉的多分支结构、侧链短,因此,具有不老化、水溶性好、冻融稳定性强等优点,采用辛烯基琥珀酸酐对其低度改性,从而获得水溶性好、乳化性好、冻融稳定性强的辛烯基琥珀酸β‑极限糊精酯。
技术领域
一种新型淀粉基乳化剂,属于食品配料领域。
背景技术
淀粉基乳化剂是一类对淀粉进行疏水改性所得的大分子乳化剂,保留了淀粉的高粘性,因此,作为乳化剂和增稠剂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是应用最广的淀粉基乳化剂。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主要通过对原淀粉颗粒进行改性制备得到,颗粒内部淀粉难以被变性,因此,所得产品质量不均一。此外,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中的辛烯基琥珀酸含量不得超过3%,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结晶度仍较高、溶解性较差,未被取代的部分易发生老化现象,最终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水溶性和冻融稳定性较差,不利于其应用。
β-极限糊精是支链淀粉经β-淀粉酶充分水解的产物,保持支链淀粉的多分支结构,侧链短,因此,具有不老化、水溶性好、冻融稳定性强等优点。因此,本发明基于β-极限糊精的特点,提供一种新型淀粉基乳化剂,即辛烯基琥珀酸β-极限糊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淀粉基乳化剂。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新型淀粉基乳化剂是以β-极限糊精为骨架、取代基团为辛烯基琥珀酸的辛烯基琥珀酸β-极限糊精酯,其辛烯基琥珀酸含量为0.5%~3.0%。
所述β-极限糊精通过β-淀粉酶对糯米淀粉或糯玉米淀粉充分水解所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乳化性好、水溶性高、冻融稳定性好、反应效率高等有益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辛烯基琥珀酸β-极限糊精酯制备工艺如下:
1、β-极限糊精溶液的制备:称取20g(干基)糯米淀粉,采用0.1mol/L pH为5.0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制备成10%的淀粉乳,与95℃水浴下加热糊化30分钟,并不停搅拌。糊化完全后降温至56℃,加入β-淀粉酶,不断搅拌以酶解24h,沸水浴10min以灭酶,除去溶液中的酶。之后,透析除去产生的麦芽糖和盐等小分子杂质。最后,将透析后的溶液进行旋转蒸发,除去溶液中多余的水分,至β-极限糊精浓度为40%。
2、β-极限糊精的酯化:称取1.4g辛烯基琥珀酸酐溶于乙醇中,取100mLβ-极限糊精溶液,将其pH调至8.5,待pH稳定后,在1.5h内逐滴加入辛烯基琥珀酸酐并用3%的氢氧化钠将pH维持在8.5,反应3h。待pH稳定后,用稀盐酸将pH调至6.5,加入无水乙醇离心2~3次,沉淀物放入50℃的烘箱中烘干24小时,研磨,即为辛烯基琥珀酸β-极限糊精酯。
3、取代度的测定: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8303-2012,称取5g样品,精确到0.0001g,置于150ml烧杯中,用约5ml异丙醇润湿。加入盐酸-异丙醇溶液25ml,淋洗烧杯壁上的试样,磁力搅拌30分钟。再加入100ml 90%异丙醇溶液,搅拌10分钟,过滤试样液,用90%异丙醇溶液淋洗滤渣至洗出液无氯离子(用0.1mol/L硝酸银溶液检验)。将滤渣移至600ml烧杯,用90%异丙醇溶液仔细淋洗布式漏斗,洗液并入烧杯,加水至300ml,置于沸水浴中加热搅拌10分钟,趁热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酚酞终点。对原料淀粉做空白试验。辛烯基琥珀酸基团的含量以质量分数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23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