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冻肉食品保鲜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1125.2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1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白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晴阳翔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B4/24 | 分类号: | A23B4/24;A23B4/20;A23B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4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冻肉食品 保鲜剂 氯化钠 水溶性壳聚糖 柠檬酸 无菌蒸馏水 保鲜效果 存储成本 间苯二酚 无添加剂 制造成本 保鲜期 冷冻肉 磷酸钙 抑菌剂 有效地 重量份 竹醋液 桉叶油 冻肉 果胶 维生素 无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冻肉食品保鲜剂,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氯化钠30‑40份、水溶性壳聚糖15‑30份、果胶20‑35份、维生素C10‑20份、抑菌剂3‑6份、竹醋液7‑10份、柠檬酸6‑10份、磷酸钙3‑7份、桉叶油7‑10份、间苯二酚3‑8份和无菌蒸馏水5‑16份。本发明组成简单,无毒无添加剂,制造成本低,保鲜效果好,能够在延长冷冻肉肉的保鲜期,有效地降低了冻肉的存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冷冻肉食品保鲜领域,尤其是一种冷冻肉食品保鲜剂。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对于水产品的运输储存主要采取低温冷冻的方法,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低温手段控制寄生在水产品上的微生物的生存环境,防止因寄生微生物的存在而导致的水产品的腐烂变坏。
由于在低温冷冻情况下,细胞外部周边的介质中的水分首先结冰,使得未结冰溶液中电解质浓度升高,造成细胞死亡,同时随着温度的降低,细胞内的水分也会结冰并形成冰晶,从而导致细胞膜和细胞器的破坏,细胞质外流,使水产品失去原有的鲜味和营 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冻肉食品保鲜剂,组成简单,无毒无添加剂,制造成本低,保鲜效果好,能够在延长冷冻肉肉的保鲜期,有效地降低了冻肉的存储成本,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冻肉食品保鲜剂,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氯化钠30-40份、水溶性壳聚糖15-30份、果胶20-35份、维生素C10-20份、抑菌剂3-6份、竹醋液7-10份、柠檬酸6-10份、磷酸钙3-7份、桉叶油7-10份、间苯二酚3-8份和无菌蒸馏水5-16份。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冷冻肉食品保鲜剂,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氯化钠36-40份、水溶性壳聚糖22-30份、果胶27-35份、维生素C14-20份、抑菌剂4-6份、竹醋液9-10份、柠檬酸8-10份、磷酸钙5-7份、桉叶油9-10份、间苯二酚4-8份和无菌蒸馏水11-16份。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冷冻肉食品保鲜剂,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氯化钠36份、水溶性壳聚糖22份、果胶27份、维生素C14份、抑菌剂4份、竹醋液9份、柠檬酸8份、磷酸钙5份、桉叶油9份、间苯二酚4份和无菌蒸馏水11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组成简单,无毒无添加剂,制造成本低,保鲜效果好,能够在延长冷冻肉肉的保鲜期,有效地降低了冻肉的存储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冷冻肉食品保鲜剂,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氯化钠30份、水溶性壳聚糖15份、果胶20份、维生素C10份、抑菌剂3份、竹醋液7份、柠檬酸6份、磷酸钙3份、桉叶油7份、间苯二酚3份和无菌蒸馏水5份。
实施例2
一种冷冻肉食品保鲜剂,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氯化钠40份、水溶性壳聚糖30份、果胶35份、维生素C20份、抑菌剂6份、竹醋液10份、柠檬酸10份、磷酸钙7份、桉叶油10份、间苯二酚8份和无菌蒸馏水16份。
实施例3
一种冷冻肉食品保鲜剂,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氯化钠36份、水溶性壳聚糖22份、果胶27份、维生素C14份、抑菌剂4份、竹醋液9份、柠檬酸8份、磷酸钙5份、桉叶油9份、间苯二酚4份和无菌蒸馏水11份。
本发明组成简单,无毒无添加剂,制造成本低,保鲜效果好,能够在延长冷冻肉肉的保鲜期,有效地降低了冻肉的存储成本。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晴阳翔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晴阳翔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11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