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铌氮微合金化槽帮铸钢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28072.9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0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军;乔燕芳;金培武;张鹏程;于文杰;王九花;韩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4 | 分类号: | C22C38/04;C22C38/02;C22C38/12;C21D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铌氮微 合金 化槽帮 铸钢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布一种铌氮微合金化槽帮铸钢的制备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制备方法主要是通过配料、感应炉炼钢、浇注成型、调质热处理等工艺过程进行制备。其中,感应炉炼钢时,其熔化期的碳含量控制在0.08%以下,精炼期加入微合金元素铌的同时通过坩埚底部设置的透气砖向钢液充氮,然后再按照成分要求调整碳含量。该方法制备的槽帮铸钢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含量为:C:0.26~0.35%;Si:0.60~0.90%;Mn:1.10~2.00%;P≤0.010%;S:≤0.010%;Nb:0.02~0.06%;Nb/N>7~9,其余含量为Fe。经过上述处理制得的槽帮铸钢,可以保证铌主要以氮化物型式析出,减少铌的碳化物析出,其铸钢抗拉强度超过900MPa,冲击韧性达到50J/cm2以上,满足槽帮铸钢对高强韧指标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铌氮微合金化槽帮铸钢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部槽是刮板输送机的主要部分组成,通常每台刮板输送机都具有100多节中部槽,无论是按重量计,还是按成本计,都占整个刮板输送机的70%~80%,因此中部槽是使用量和消耗量最大的部件。每节中部槽在结构上普遍采用整体铸造铲板槽帮、挡板槽帮与高强度耐磨合金中板及底板组焊而成。其中,槽帮位于中部槽的两侧,包括铲板槽帮、挡板槽帮和少量异型槽帮,在结构上由整体铸造而成。
目前,槽帮材料普遍采用的是ZG30MnSi,由于其强韧性较低,耐磨性能不好,过煤量一般在600万t左右,低于国外1 500万t以上的水平,难以满足大采高采煤工作面的要求,其过快报废和频繁更换严重制约了煤炭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研制高可靠性槽帮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为此,人们在ZG30MnSi化学成分基础上,通过添加合金化元素,如Ni、Cr、Mo和稀土等开发了一些槽帮材料,其最高强度为1800MPa,对应的硬度为55.1HRC,但是其韧性太低,仅为15J/cm-2,强韧性匹配并不合理,已有实践表明,这样的槽帮材料,其使用效果并不会太理想。有的材料虽然韧性较高,却强度较低,这也不能满足槽帮材料的要求。
铌是钢中最有效的微合金化元素,其在钢中的作用强于Ti、V,且储量丰富,价格低廉,有着很大的应用前景。钢中加入铌不仅可以提高钢的强度、韧性,还可以提高钢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以及降低钢脆性转变温度等。
因此,本项申请以常用槽帮材料ZG30MnSi为基础,通过铌氮的微合金化作用,来实现强韧性的合理匹配,达到槽帮铸钢的高强韧性。同时,考虑到碳含量较高时,铌的碳化物尺寸较大大,这不仅对铸钢性能不利,而且影响铌的细化晶粒效果,因此为了充分发挥铌的微合金化作用,提出了以增加铌的氮化物析出量为主要目的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一种铌氮微合金化槽帮铸钢的制备方法主要是以增加铌的氮化物析出量为主要目的而提出的。其制备思路是对感应炉炼钢时熔化期的碳含量进行控制,在精炼期加入铌的同时进行充氮处理,之后再调整碳含量。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一种铌氮微合金化槽帮铸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材料规定成分配料,经感应炉炼钢、浇注成型、调质热处理工艺过程后进行制备;
其中在感应炉炼钢时,其熔化期的碳含量控制在0.08%以下,精炼期加入微合金元素铌的同时通过坩埚底部设置的透气砖向钢液充氮,在保证钢液铌含量与氮含量之比在7~9的范围内之后,再按照成分要求调整碳含量。
进一步地,所述的熔化期的碳含量控制在0.08%以下,是为保证铸钢中铌以氮化物形式析出;该碳含量通过控制配料时的碳含量以及炼钢时的氧化作用来保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技大学;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80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