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及车辆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27683.1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0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大野了平;莫拉莱斯寺冈埃德加芳男;伊藤胜广;见上晃;高田圭;佐藤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D41/02 | 分类号: | F02D41/02;F01N3/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李智;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器 再生控制 内燃机 过度升温 继续执行 停止期间 温度增加 氧化反应 启动时 判定 | ||
本发明提供车辆及车辆的控制方法。在内燃机的停止期间执行PM再生控制的处理时判定为存在内燃机被启动的可能性的情况下,通过停止PM再生控制的处理,与在内燃机被启动时继续执行PM再生控制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过滤器的温度增加。因而,即使增加向过滤器供给的氧量,也可抑制氧化反应,从而能够抑制过滤器的过度升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对从内燃机排出的排气中包含的颗粒物质进行捕集的过滤器的车辆及车辆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在排气通路配置有用于捕集颗粒物质(particulate matter,PM)的过滤器的车辆中,在堆积于过滤器的PM量为预定量以上且内燃机处于停止时,与用户的操作无关地自动对过滤器进行加热而通过氧化反应来将堆积于过滤器的PM除去的技术(PM再生)(例如,参照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4/0226287)。
发明内容
在此,在柴油发动机等在启动时以比理论空燃比大的空燃比进行燃烧的内燃机的情况下,以比理论空燃比大的空燃比进行燃烧,在从内燃机排出的排气中包含很多氧。因而,在通过使过滤器的温度成为高温的加热单元对过滤器进行加热的期间启动了内燃机的情况下,会由从内燃机排出的气体向过滤器供给氧,所以会促进过滤器中的PM的氧化反应。因而,会因氧化反应引起的发热而导致过滤器过度升温,过滤器可能会劣化。
本发明在排气通路具备过滤器且在内燃机的停止期间执行PM再生的车辆中,抑制过滤器的过度升温。
本发明的第1形态是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过滤器,其配置于从在启动时以比理论空燃比大的空燃比进行燃烧的内燃机排出的排气所通过的排气通路,捕集所述排气中包含的颗粒物质;取得系统,其取得堆积于所述过滤器的颗粒物质的堆积量;加热装置,其使所述过滤器的温度增加;空气供给装置,其向所述过滤器供给空气;以及电子控制单元,其构成为判断是否存在所述内燃机被启动的可能性。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构成为,在所述内燃机的停止期间,在堆积于所述过滤器的颗粒物质的堆积量比第1堆积量多的情况下,执行如下的再生控制,即:利用所述加热装置使所述过滤器的温度增加并利用所述空气供给装置向所述过滤器供给空气,由此将堆积于所述过滤器的颗粒物质除去。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构成为,在执行再生控制的期间判断为存在所述内燃机被启动的可能性的情况下,停止所述再生控制。
根据所述结构,在内燃机的停止期间使用加热单元和空气供给单元执行再生控制时,在检测到存在内燃机被启动的可能性的情况下,停止再生控制。由此,与在内燃机被启动了时继续进行再生控制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过滤器的温度增加。因而,即使在过滤器为高温的情况下增加向过滤器供给的氧量也能抑制氧化反应,能够抑制过滤器的过度升温。
在所述车辆中,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可以构成为,在停止所述再生控制的情况下,为了促进从所述过滤器的散热而控制所述空气供给装置。
根据所述结构,通过在检测出存在内燃机被启动的可能性而停止再生控制的情况下冷却过滤器,能够抑制在使内燃机启动了时过滤器的温度增加,从而抑制由内燃机的启动引起的过滤器的过度升温。
在所述车辆中,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可以构成为,在停止所述再生控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气供给装置以使向所述过滤器的空气的供给继续,且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以使过滤器的加热停止。
根据所述结构,在再生控制停止了的情况下,通过使空气供给单元向所述过滤器的空气的供给继续且使加热单元对过滤器的加热停止,从过滤器向在过滤器中流通的气体的传热量变多。因此,能够抑制在使内燃机启动了时过滤器的温度增加,从而抑制由内燃机的启动引起的过滤器的过度升温。
在所述车辆中,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可以构成为,控制所述空气供给装置,以使停止了所述再生控制之后的所述空气供给装置对所述过滤器的空气的供给量与停止所述再生控制之前的所述空气供给装置对所述过滤器的空气的供给量相比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76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