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靶机控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26657.7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1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灵;王良海;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星睿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J9/08 | 分类号: | F41J9/0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别桥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靶机 控制系统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种靶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持控制盒和悬挂在无人机尾部的至少一个靶机;其中
所述手持控制盒包括:第一控制模块,与该第一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操作按键和第一无线模块;
所述靶机包括:第二控制模块,以及与该第二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第二无线模块和红外热源发生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按键包括:与第一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切靶按钮、红外热源开启按钮;
触发红外热源开启按钮后,所述手持控制盒适于控制靶机的红外热源发生器开启;以及
所述靶机还包括:位于靶机头部的绳索断开装置,所述绳索断开装置适于在触发切靶按钮后,断开靶机悬挂用绳索,以使靶机脱离无人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靶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无线模块和第二无线模块中的天线装置结构相同,且包括:
衬底层,在所述衬底层上面设置金属层,所述金属层上面设置寄生单元,金属层位于天线衬底层和寄生单元之间;
所述金属层上设置至少四个开口镂空区域,所述寄生单元位列在相邻的开口之间,寄生单元的数量至少为三个,相邻寄生单元之间的距离相等,寄生单元的尺寸相同,寄生单元内侧区域的开口镂空区域面积相同;
所述天线装置还具有馈电单元,所述馈电单元设置在其中一寄生单元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所述寄生单元与金属层上的开口镂空区域通过电磁耦合辐射实现叠加耦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靶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寄生单元的长度不小于开口镂空区域的长度,寄生单元的宽度不大于量相邻两侧开口镂空区域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靶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镂空区域分布在金属层上被寄生单元划分在不同区域内,在寄生单元划分形成的区域内,开口镂空区域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并且,在不同区域内,开口镂空区域包括至少一个开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靶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寄生单元划分形成的外侧区域,所述开口镂空区域的数量为多个时,至少有两个开口镂空区域大小尺寸相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靶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寄生单元将金属层划分成若干块规则的形状,即为矩形或正方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靶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镂空区域的上下边缘离金属层的上下边缘距离不同。
9.一种靶机控制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持控制盒和悬挂在无人机尾部的至少一个靶机;其中
所述手持控制盒适于控制开启靶机内的红外热源发生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持控制盒包括:第一控制模块,与该第一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操作按键和第一无线模块;
所述靶机包括: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第二无线模块和上述红外热源发生器电性连接;
所述操作按键包括:与第一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切靶按钮、红外热源开启按钮;
触发红外热源开启按钮后,所述手持控制盒适于控制靶机的红外热源发生器开启;以及
所述靶机还包括:位于靶机头部的绳索断开装置,所述绳索断开装置适于在触发切靶按钮后,断开靶机悬挂用绳索,以使靶机脱离无人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星睿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星睿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665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压预调节切管机
- 下一篇:一种阶梯式磁流体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