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镀锡铜米的回收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26218.6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8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易师;张柏林;周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汇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15/00;C22B2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镀锡 回收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镀锡铜米的回收处理方法,首先配置过氧化氢和盐酸的混合溶液;然后将其与废镀锡铜米混合,搅拌、过滤得到固体混合物;再用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进行循环冲洗,得到纯度高的脱锡铜米和含有氧化物的盐酸溶液;向含有氧化物的盐酸溶液中加入粉末活性炭,搅拌、过滤、干燥,得到滤渣;将滤渣粉末装入真空反应器进行加热处理,使活性炭中的碳与氧化铜、氧化锡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研磨处理后得到得到铜粉、锡粉和碳粉的混合粉末,直接用于废水处理铁碳微电解填料制备的活性添加剂。本发明能深度剥除表层的锡,实现铜米的高纯度再生利用,分离过程工艺简单、成本低,可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二次资源回收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镀锡铜米的回收处理方法。
技术背景:
近年来,汽车、通讯、电力、电子电器等行业发展非常迅速,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社会对电线电缆的需求日益增加,随之而来的废电线电缆也与日俱增,加上金属资源日益匮乏,国际铜、锡价格高居不下,废电线电缆的回收对经济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传统的导体铜线在高温挤塑时会有部分氧化,且易在导线连接时容易出现接触不良,因此,现有的铜导线普遍在表面镀锡以使其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
镀锡铜线中的锡质量分数为1-3%,铜的质量分数在96%以上,具有很高的回收价值。
废镀锡铜线的处理量很大,现有再生资源行业常采用破碎工序,将废镀锡铜线中的金属和塑料皮解离开来,然后采用分选装置处理得到废镀锡铜米。
现有的废电线电缆的回收技术着重于分离铜和塑料,而对铜导线上的锡镀层的分离回收无能为力。由此产生大量的废镀锡铜米,即切断产生的一段一段的铜线,表面的锡镀层仍未脱离。
目前的废镀锡铜米回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将铜米表层的锡镀层分离,得到纯度高的铜米,并实现锡镀层的回收利用。
从现有技术来看,镀锡铜米的回收方法来看,主要有火法电解法、酸浸法和电解法三种,火法电解法是将废镀锡铜米冶炼成电解铜阳极板,通过电解得到阴极铜,该方法会有大量的锡进入渣中,不能实现锡的有效回收,同时还存在能耗高、成本高等缺点;中国发明专利200910090636.9提出硫酸铜-堆浸工艺回收废旧镀锡铜线中的铜和锡,中国发明专利201010279564.5采用专用浸出设备处理后再电解等工艺,这些方法从铜米中回收锡均存在回收成本高、工艺流程长等问题。
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容易规模化处理、操作简单,回收效率高的废镀锡铜米的回收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废镀锡铜米的回收处理方法,实现废镀锡铜米的锡镀层分离,获得脱除干净的铜米、铜粉、锡粉,实现高价值资源化利用。
本发明一种废镀锡铜米的回收处理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配置过氧化氢和盐酸的混合溶液;
2)、将废镀锡铜米与步骤1)的混合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不断翻转搅拌30-60min,得到固液混合物;
3)、将步骤2)的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处理,得到固体混合物;
4)、用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将步骤3)中的固体混合物在筛分装置进行循环冲洗,得到纯度高的脱锡铜米和含有氧化物的盐酸溶液;
5)、向步骤4)中得到的含有氧化物的盐酸溶液中加入粉末活性炭,每1L废液加入粉末活性炭重量为0.3-0.5kg;搅拌20-30min,充分反应,然后进行过滤、干燥,得到滤渣;
6)、将滤渣粉末装入真空反应器中,启动真空泵,调节真空反应器压力为30Pa以下,将真空反应器温度升至350-500℃,恒温30min,使活性炭中的碳与氧化铜、氧化锡充分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汇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汇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62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卫星小型化全向防撞雷达系统
- 下一篇:数据处理的方法、机顶盒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