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地机前轮驱动控制阀及液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26029.9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7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喜;李良周;白健信;李大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16 | 分类号: | F15B11/16;E02F3/85;B60K17/35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45007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地机 前轮驱动 控制 液压 系统 | ||
1.一种平地机前轮驱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左前轮液压马达连接的C1油口和D1油口、用于与右前轮液压马达连接的C2油口和D2油口、进油的P油口、回油的T油口、用于负载信号反馈输出的LS油口、用于对应控制左前轮液压马达和右前轮液压马达的左前轮控制阀和右前轮控制阀、梭阀、双向补油阀、回油背压阀、模式选择阀;左前轮控制阀和右前轮控制阀为相同结构的电比例换向阀,其具有E油口、F油口、G油口、V油口、H油口,处于中位时,E油口截止,F油口与G油口、H油口和V油口相互导通;处于左位时,E油口同时与G油口和V油口导通,F油口与H油口导通;处于右位时,E油口同时与H油口和V油口导通,F油口和G油口导通;左前轮控制阀的G油口、H油口对应与C1油口和D1油口相通,右前轮控制阀的G油口、H油口对应与C2油口和D2油口相通;左前轮控制阀的E油口经左补偿阀与P油口相通,左补偿阀的左端与左前轮控制阀的E油口相通,左补偿阀的右端和左前轮控制阀的V油口同时与梭阀的一个进油口相通;右前轮控制阀的E油口经右补偿阀与P油口相通,右补偿阀左端与右前轮控制阀的E油口相通,右补偿阀的右端和右前轮控制阀的V油口同时与梭阀的另一个进油口相通,梭阀的出油口与LS口相通;左前轮控制阀的F油口与第一双向补油阀的进油口连接,第一双向补油阀的两个出油口对应与C1油口、D1油口连接;右前轮控制阀的F油口与第二双向补油阀的进油口连接,第二双向补油阀的两个出油口对应与C2油口、D2油口连接,左前轮控制阀的F油口与右前轮控制阀的F油口相通,回油背压阀和模式切换阀并联后连接在左前轮控制阀和右前轮控制阀的F油口与T油口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地机前轮驱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溢流阀,所述溢流阀连接在P油口与回油背压阀的进油口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地机前轮驱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左前轮控制阀和右前轮控制阀的V油口油路上均设置阻尼孔。
4.一种平地机前轮驱动液压系统,包括变量泵、左前轮液压马达、右前轮液压马达、液压油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平地机前轮驱动控制阀,所述变量泵的出油口经管路与平地机前轮驱动控制阀的P油口连接,平地机前轮驱动控制阀的C1油口、D1油口对应与左前轮液压马达的两个工作油口连接,平地机前轮驱动控制阀的C2油口、D2油口对应与右前轮液压马达的两个工作油口连接,平地机前轮驱动控制阀的LS油口与变量泵的负载反馈口连接,平地机前轮驱动控制阀的T油口和变量泵的进油口通过管路与液压油箱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地机前轮驱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与控制器连接的工作模式输入装置,所述左前轮控制阀和右前轮控制阀的电磁控制端和模式切换阀的电磁控制端均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工作模式输入装置具有全轮驱动、前轮爬行驱动、前轮自由轮三种工作模式输出,所述工作模式输入装置对应处于前轮爬行驱动、前轮自由轮、全轮驱动三种工作模式时所述控制器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使所述左前轮控制阀和右前轮控制阀依次对应处于左位、中位、左位或右位,所述工作模式输入装置处于前轮自由轮工作模式时,所述模式切换阀处于导通状态,所述工作模式输入装置处于前轮爬行驱动工作模式和全轮驱动工作模式时,所述模式切换阀处于截止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地机前轮驱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况模式选择阀、与控制器连接用于选择工况的工况输入装置,所述工况模式选择阀的电控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电比例溢流阀,所述工况模式选择阀连接在液压油箱与平地机前轮驱动控制阀的LS油口之间,所述工况输入装置具有代表不同工况模式输出,对应不同的工况模式所述控制器输出不同电流使所述工况模式选择阀工作于不同的压力等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地机前轮驱动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压阀和低压外部油源,所述背压阀连接在所述左前轮液压马达和右前轮液压马达用于壳体回油的T油口与液压油箱之间,所述低压外部油源连接在所述背压阀的进油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602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