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乙醇耐受纤维素酶的连续发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22662.0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7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薛栋升;曾徐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42 | 分类号: | C12N9/42;C12R1/685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彭劲松 |
地址: | 43006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醇 耐受 纤维素酶 连续发酵 方法 | ||
1.一种乙醇耐受纤维素内切酶的连续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黑曲霉(
(2)第一批次发酵:往发酵罐中加入培养基、初步活化的柱状活性碳,将发酵罐的通气量设为25-35L/min,25-28℃发酵1.5-3d;加入活性碳纳米粉末和葡萄糖,25-28℃发酵1.5-3d;再次加入活性碳纳米粉末,25-28℃发酵1-2d,发酵醪液放出发酵罐,用滤网过滤,滤液为第一批次发酵醪液,滤网上的为固定黑曲霉菌丝的柱状活性碳;
(3)多批次发酵:往发酵罐中加入培养基、上批次所得固定黑曲霉菌丝的柱状活性碳,将发酵罐的通气量设为25-35L/min,25-28℃发酵1.5-3d;加入活性碳纳米粉末和葡萄糖,25-28℃发酵1.5-3d;再次加入活性碳纳米粉末,25-28℃发酵1-2d,发酵醪液放出发酵罐,用滤网过滤,滤液为第二批次发酵醪液,滤网上的为固定黑曲霉菌丝的柱状活性碳;重复该步骤多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每1.0kg柱状活性碳喷洒150-250mL孢子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柱状活性碳的用量为34-36g/L培养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活性碳纳米粉末的加入量为0.2-2g/L培养基,葡萄糖的加入量为2-3g/L培养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五批次发酵,发酵过程为:
第一批次发酵:往50L气升式发酵罐中加入25L培养基和850g初步活化的柱状活性碳,发酵罐的通气量设为30L/min,28℃发酵2d;加入活性碳纳米粉末50g、葡萄糖50g,补加发酵培养基至起始量,28℃发酵2d;再次加入活性碳纳米粉末17g,补加发酵培养基至起始量,28℃发酵1d,发酵醪液放出发酵罐,用30目筛网过滤,滤液为第一批次发酵醪液,滤网上的为固定黑曲霉菌丝的柱状活性碳;
第二批次发酵:往50L气升式发酵罐中加入25L培养基,将上一批次所得固定黑曲霉菌丝的柱状活性碳也全部加到气升式发酵罐中,发酵罐的通气量设为30L/min,28℃发酵2d;加入活性碳纳米粉末5g,葡萄糖50g,补加发酵培养基至起始量,28℃发酵2d;再次加入活性碳纳米粉末8g,补加发酵培养基至起始量,28℃发酵1d,发酵醪液放出发酵罐,用30目筛网过滤,滤液为第二批次发酵醪液,滤网上的为固定黑曲霉菌丝的活性碳柱;
第三批次发酵、第四批次发酵、第五批次发酵的操作均同第二批次。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连续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基的配方为:麸皮30g/L,氯化铵5g/L,磷酸二氢钾2g/L,玉米芯粉12g/L,蛋白胨0.01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26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乙醇耐受纤维素内切酶的连续多批次发酵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定时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