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式室内微环境调控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18533.4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3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姚万祥;席悦;苏刚;许春峰;张春晓;陈广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城建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89;F24F13/00;F24H3/04;F24H9/18;F24F6/12;F24F3/16;F24F11/58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8 | 代理人: | 吕志英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室内 环境 调控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控制与节能减排领域,重点在于智能控制和室内环境调控领域,具体为一种移动式室内微环境调控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世界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能源也变得越来越缺乏,因此如何在生活中节能减排已成为首要问题。现实生活中的空调与电扇虽然能够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但是当温度差值较小时,一旦开启空调,其能耗就会随之升高。智能控制已成为当前社会的流行趋势,中国将开启人工智能新时代,智能机器人也随之占领了市场,但追踪机器人、定向服务机器人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室内微环境调控机器人鲜见报道,因此亟待开发该领域的相关产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室内微环境调控机器人,以改善室内微环境的不足之处,更加节省能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式室内微环境调控机器人,其中:该机器人包括光环境调控系统、温度调控系统、湿度调控系统及室内空气质量调控系统、移动控制系统;所述光环境调控系统结构包括智能台灯固定在外壳上方;所述温度调控系统结构包括风扇通过固定支座安装在外壳顶部左侧,电热元件固定设在风扇前罩内;所述湿度调控系统包括蓄水箱、加湿器空气吸收口设在外壳右侧并且蓄水箱在加湿器空气吸收口上方,湿气传输管下方与蓄水箱固定,上方与喷管固定,且喷管伸出外壳默认方向向前,负离子过滤器及紫外线消毒灯安装在喷管与外壳之间,超声波雾化器及内部电机设在蓄水箱与加湿器空气吸收口之间;所述室内空气质量调控系统包括空气吸收口在外壳的中下部,送风管一端与空气吸收口打通连接,另一端与外壳上方波纹管连接,波纹管另一侧与风扇后方吸风处固定,紫外线消毒灯安装在送风管旁边位于外壳内部吊顶安装,多效过滤装置设在送风管中下方,蜂鸣器与报警灯组成的报警系统安装于外壳的上方,所述湿空气传输管和送风管材质均为透明材料;所述光照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M2.5、PM10、VOCs及甲醛浓度传感器组成的传感器组设在外壳的顶部,显示屏设在外壳的顶部并位于风扇、台灯、加湿器的后方,WiFi模块及红外线接收、发射模块安装于外壳的上方中间处;所述移动控制方面外壳的前方设置一个红外测距传感器,底部配有三个万向轮同样通过固定支座固定于底盘,应急刹车装置设在底盘的侧后方,电动伸缩装置设在底盘的正上方;所述移动式室内微环境调控机器人供电系统为蓄电池固定设在外壳内部下方。
本发明的效果是:
(1)本机器人可全年运行,对于夏季,当温度高于设定值1(如25℃)时,启动机器人配置的风扇,并且自动配置不同温度差所需要的档位,做到节能减排;当温度进一步升高超过设定值2(如29℃)时,通过机器人远程控制启动空调进行全室降温。对于冬季,当温度低于设定值3(如18℃)时,启动机器人配置的风扇和电加热元件进行局部加热;当温度低于设定值4(如14℃)时,通过机器人远程控制启动空调或供暖系统进行全室升温。对于过渡季节,一般不启动温度调控系统,人工干预除外。
(2)本机器人开启自动移动模式后,通过红外测距传感器可以设定距离(如0.5m)并与人保持该距离,在10秒内未进行移动后可360°环绕对人所在区域的微环境进行调控,给人提供一种更加舒适的室内微环境。并附带避障功能,在与障碍物距离0.1m时自动避障,且各部件均可灵活调节角度,如电扇、台灯、加湿器可以进行360°环绕及抬头与低头功能。
(3)本机器人设有空气加湿器,可以在湿度低于设定值(如30%)时,自动开启加湿装置;当水箱水量低于容器的10%时,开启蜂鸣器以及报警系统,提示主人应当进行蓄水,当水箱水量达到容器的90%时,提示主人结束蓄水。加湿时开启负离子过滤器及紫外线消毒灯对湿空气进行处理。
(4)所述PM2.5、PM10、VOCs、甲醛浓度传感器在识别到室内上述气体浓度超标时,启动蜂鸣器以及灯光报警系统,并且开启空气净化装置,将气体吸收后,经过紫外线灯照射、三重过滤后通过送风管送至风扇出口,并由风扇吹出。
(5)本机器人可以进行光照补偿,当室内光照度低于限定值后,光照传感器将数值反映至智能护眼台灯处,并根据缺少的光照与主人的距离进行不同亮度的补偿,同时可以根据面部识别传感器调整自身角度,当距离主人较远时自动关闭并将台灯合起。
(6)移动式室内微环境调控机器人可以通过WiFi与手机连接,通过手机即可控制室内微环境调控机器人移动。机器人设置有紧急刹车功能,能够在突发状况下停止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城建大学,未经天津城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85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系统
- 下一篇:蓄冷式空调机及其制储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