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TIPE2基因为靶点的肿瘤MDSC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11267.2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7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万晓春;陈有海;鄢德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5/09 | 分类号: | C12N5/09;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任葵;彭家恩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肿瘤 靶点 制备 治疗 预防 应用 靶向药物 化学药物 基因敲除 基因缺失 抑制肿瘤 肿瘤预防 基因 生长 抗肿瘤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以TIPE2基因为靶点的肿瘤MDSC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其中,以TIPE2基因为靶点包括采用基因敲除、基因敲减或者化学药物降低TIPE2基因的表达。本申请的应用中,TIPE2基因缺失的肿瘤MDSC,一方面,能够预防并抑制肿瘤发生和生长,并且,能够抑制已有的肿瘤的生长速度;另一方面,能够增强抗肿瘤的免疫反应;可以用于制备肿瘤预防或治疗的新靶向药物。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肿瘤靶向治疗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以TIPE2基因为靶点的肿瘤MDSC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TIPE2,即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蛋白8-2,是TNFAIP8家族的一员。据报道,TIPE2是一个免疫负调控因子,选择性地高表达于胸腺、脾脏、淋巴结等免疫器官及炎症组织,对抑制炎症发生、维持免疫稳态具有关键性作用。TIPE2负调NF-κB和MAPK信号通路,抑制TCR介导的T细胞激活和TLR介导巨噬细胞先天免疫,起到抗炎的作用。其表达水平下调往往伴随着乙型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肾炎、实验性中风、儿童免疫性哮喘、动脉粥样硬化等炎症性疾病的发生。
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缩写MDSC)是肿瘤微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这类细胞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强大的免疫抑制活性。在荷瘤宿主中,MDSC在骨髓中产生,然后迁移到外周淋巴器官和肿瘤中,有助于形成肿瘤微环境。最近的研究表明MDSC在肿瘤和外周淋巴器官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命运。髓系细胞的分化和功能异常是癌症的一个标志。MDSC能加速肿瘤进程,主要通过提高肿瘤细胞的存活、促进血管再生、促进肿瘤细胞侵袭至健康组织和加速转移来实现。
MDSC由骨髓(缩写BM)中共同的髓系祖细胞分化而来。MDSC的发育受到两类复杂的信号网络的调控。一类信号促进聚集这类未成熟髓系细胞,而另一类则提供病理性激活这类细胞的信号。肿瘤环境下骨髓髓系细胞组成被证实已经发生改变,这是因为大量研究表明在荷瘤宿主的骨髓中聚集了MDSC。MDSC的病理性激活是髓系细胞受到持续较低强度的肿瘤信号刺激的结果,其特征是具有相对较低的吞噬活性,持续产生活性氧簇(ROS)、一氧化氮(NO)和大量抗炎细胞因子。这与在清除细菌和病毒情况下髓系细胞的激活截然不同,清除细菌和病毒情况下的特征是:迅速激活吞噬功能,引发呼吸爆发,释放促炎细胞因子。炎症消失后,恢复正常的髓系发生。
MDSC具有与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不同的生化和基因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表达大量的NADPH氧化酶(Nox2),导致增加产生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和过氧硝酸盐(PNT、ONOO-)形式的活性氧簇(ROS);上调表达精氨酸酶1(arg1)和一氧化氮合成酶2(nos2)基因,分别使精氨酸酶1(Arg1)和一氧化氮(NO)的产生量增加;上调激活转录调控因子C/EBPβ和STAT3;下调转录因子IRF8活性以及增加产生S100A8/9蛋白质。另外最近的研究也表明miR-142-3p也对MDSC具有特异性的调控作用。由于这些不同特征减弱了MDSC分化为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在内的成熟髓系细胞的能力。过量产生的ROS、NO、Arg1和抑制性细胞因子决定了MDSC的免疫抑制活性。
MDSC来源于骨髓造血祖细胞和不成熟髓细胞,正常生理情况下能够分化发育为成熟的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因此促进MDSC的分化成熟是靶向MDSC肿瘤免疫治疗的一项策略。而合理剔除已扩增及活化的MDSC更是尤为重要的治疗策略。因MDSC至今尚未有区别于IMC和成熟中性粒细胞的特异性表面标志,给MDSC靶向剔除策略带来困难。如Gr-1也表达在成熟中性粒细胞表面,抗Gr-1抗体清除MDSC的同时,功能性中性粒细胞也相应被清除,导致机体抗感染等免疫防御功能降低。因此,寻找新的既能有效限制MDSC免疫抑制功能,又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其副作用的治疗靶点是临床上靶向MDSC的肿瘤免疫治疗应用成败的关键。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12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