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同土壤孔隙水中三氯生含量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11094.4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1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汪海燕;聂恩光;叶庆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陈升华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同 土壤 孔隙 水中 三氯生 含量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土壤孔隙水中三氯生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不同浓度的三氯生的乙酸乙酯溶液,进入GC‑MS测量,制作标准曲线;取待检测的土壤样品采用土壤孔隙水收集的装置获得土壤孔隙水,将土壤孔隙水加入正己烷萃取,萃取采用超声辅助,得到萃取液,将萃取液浓缩近干,加入乙酸乙酯,得到浓度液,将浓度液经过0.15μm~0.35μm的有机滤膜,之后进入GC‑MS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与标准曲线比对,得到土壤样品孔隙水中三氯生含量。该方法在室温条件下,运用综合运用离心技术、萃取技术和GC‑MS分析技术,研究土壤孔隙水三氯生含量的测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中三氯生含量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同土壤孔隙水中三氯生含量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药物与个人护理品(pharmaceuticals,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在环境介质(地表水、地下水、沉积物和土壤等)中被频繁检出,因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不可预知的危害,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广泛关注的一类新型污染物。其中,三氯生(Triclosan,TCS)是PPCPs中的研究热点之一。三氯生被广泛添加到香皂、牙膏、漱口水、化妆品、洗涤用品等个人护理品,还被用于医疗器械、食品包装、织物的防腐,全球年使用量高达600~10000吨,我国年产量已达上百吨。国内外发现,在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污泥、河流湖泊及沉积物中TCS的检出频度和浓度均较高,在污水处理厂中检测到三氯生浓度已达到0.09~16.79mg/kg。随着TCS环境输入量的不断增加,其造成的生态效应和环境潜在危害日益凸显,具有很大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因此,备受关注。
大量的研究也表明,通过污水灌溉和污泥还田等途径,三氯生可进入土壤生态系统,植物可以吸收土壤生态环境中的三氯生,并在植物体内进行富集,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威胁人类健康。然而,土壤中对生物有效的三氯生浓度方面的检测方法研究,目前尚鲜见报道。土壤孔隙水中三氯生浓度才是对植物有效的浓度。根据平衡分配理论,吸附在土壤中的三氯生和孔隙水中的三氯生将达到平衡,孔隙水中浓度起着一个关键作用。因此,土壤或底泥孔隙水中(自由溶解)污染物浓度是土壤中污染物生物有效性和环境风险评估的重要参数,孔隙水中污染物能够直接被生物利用。因此,孔隙水污染物浓度在土壤或底泥等基质中有机污染物生物有效性评价办法,也为研究PPCPs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法。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土壤孔隙水的获取方法主要有离心管离心法;高压法;负压抽吸法等。主要不足是过程较为复杂;损失较大;设备造价较高等;另外,三氯生进入到土壤中后,因其土壤基质比较复杂,影响因素多元。导致常规分析技术无法快速、准确定量土壤孔隙水中三氯生的含量,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Gas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选择离子模式不受外界基质的干扰,因此,运用GC-MS技术能够快速有效精确地甄别目标物,使得鉴定工作更为科学可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同土壤孔隙水中三氯生含量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在室温条件下,运用综合运用离心技术、萃取技术和GC-MS分析技术,研究土壤孔隙水三氯生含量的测定。
本发明的目的,其一在于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廉,方法简单的土壤孔隙水收集的装置,其二在于提供了一种快速精确地土壤孔隙水中三氯生含量的测量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土壤孔隙水收集的装置,包括:
孔隙水收集器;
套管,设置所述孔隙水收集器内,所述套管的底部为过滤网,所述套管的顶部为开口;
石英棉,设置在所述套管内,与所述套管底部的过滤网接触;
套管盖,与所述套管顶部的开口配合。
所述的孔隙水收集器、套管、套管盖紧密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10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