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湖泊河道生态修复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9642.X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4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安邦;黄文文;刘永卓;张莉;任秀娟;焦瑞锋;刘星;万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1/72;C02F1/56;C02F1/52;C12N1/20;C12N1/18;C12N1/16;C12R1/125;C12R1/865;C12R1/085;C12R1/08;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0 | 代理人: | 冯谱 |
地址: | 453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石短芽孢杆菌 酵母菌 枯草芽孢杆菌 蜡状芽孢杆菌 弯曲芽孢杆菌 类芽孢杆菌 湖泊河道 酿酒酵母 柠檬酸菌 生态修复 双歧杆菌 硝化细菌 放线菌 硫化 杆菌 斯氏 细菌 无机物 玉米粉 水体富营养化 氧化剂 豆粕粉 絮凝剂 有机物 重量份 无氧 水体 分解 呼吸 吸收 | ||
1.一种湖泊河道生态修复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的组分为:硝化细菌60-80份、斯氏杆菌20-30份、双歧杆菌20-30份、酵母菌16-20份、中性柠檬酸菌6-8份、枯草芽孢杆菌6-8份、放线菌6-8份、硫化细菌6-8份、嗜烃菌6-8份、蜡状芽孢杆菌6-8份、弯曲芽孢杆菌6-8份、类芽孢杆菌6-8份、桥石短芽孢杆菌6-8份、酿酒酵母6-8份、玉米粉6-8份、豆粕粉6-8份、氧化剂16-20份、絮凝剂10-12份、载体40-6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泊河道生态修复剂,其特征在于,载体包括沉底载体和悬浮载体,沉底载体为膨润土和聚合氯化铝,悬浮载体为海泡石粉和稻壳,当沉底载体与上述原料混合后形成沉底修复剂,用于修复湖泊河道底部的生态环境,当悬浮载体与上述原料混合后形成悬浮修复剂,用于修复湖泊河道中水体的生态环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泊河道生态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泡石粉为150~2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泊河道生态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为过氧化钙或硝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泊河道生态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为过氧化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泊河道生态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为无机絮凝剂或有机絮凝剂,其中无机絮凝剂是选自硫酸亚铁、氯化亚铁、明矾、聚合氯化铝、碱式氯化铝、硫酸铝、氯化钙中的一种;有机絮凝剂是选自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聚苯乙烯磺酸盐、聚氧化乙烯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泊河道生态修复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如下:
(1)制备益生菌原液:将原料分别在pH7.0~7.5,温度33~37℃的环境系震荡培养12~16h,再混合,制备成益生菌原液;
(2)液态发酵培养:向在密闭式发酵反应器中加入发酵液,并加入玉米粉和豆粕粉并混合均匀,再将步骤(1)制备的益生菌原液进行接种发酵,发酵压力为0.1~0.25Mpa,37℃发酵24h,制得发酵产物;
(3)喷雾干燥处理:上述步骤(2)所得的发酵产物喷雾到载体,干燥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湖泊河道生态修复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益生菌原液的菌体浓度均为1×108cfu/ml。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湖泊河道生态修复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发酵产物喷雾干燥到吸附载体的方法为:发酵培养液与载体混合,干燥时间为12~24h,产物水份含量不高于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学院,未经河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964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