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车自动延时断电充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8127.X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2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戴征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湘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6 | 分类号: | H02J7/06;H02J7/00;B60L11/18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11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自动 延时 断电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自动延时断电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电动车充电器均只是完成市电转换成相适应电能对蓄电池组充电,而对后续充好后切断充电电源只能靠人工进行。蓄电池因每次使用的放电程度不同,所需的充电时间也就不同。一般情况下,普通蓄电池的充电要求为恒流充电完成后继续进行一定时长的涓流充电,在涓流充电完成后即可停止充电。但是由于一般用户无时间看管,导致蓄电池经常处于过充或者欠充状态,严重缩短了电池寿命。许多用户的普遍做法是下班回家后开始充电,至第二天使用时才停止,无形中使蓄电池过充了6-7小时以上,如此一来,一方面是白白浪费了电能,另一方面是日积月累就给蓄电池造成了过充损害,而过充带给蓄电池的损害是不可逆转的,多数蓄电池因此使用不到设计寿命期就需更换。并且还偶有新闻报道电动车用户因充电时间过长而导致火灾发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通过在充电单元基础上增加自动延时断电单元,使在充电完成后控制电路自动切断充电电源,确保蓄电池充好电、不过充。同时,通过增加计时单元,可以有效记录蓄电池从开始充电到完成充电全程所耗时间,帮助用户间接地掌握蓄电池的储放电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自动延时断电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单元和自动延时断电单元;
所述充电单元包括充电模块、电源降压模块、检测模块和开关模块;
所述自动延时断电单元包括控制模块、继电器模块和启动模块;
其中,所述开关模块输入端与220V市电相连接,所述电源降压模块输入端与所述开关模块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充电模块输入端与电源降压模块输出端相连接,被充电电池组与充电模块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检测模块与充电模块相连接;
所述启动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继电器模块相连接,同时,启动模块还与充电单元中的电源降压模块和检测模块相连接,所述继电器模块与充电单元中的电源降压模块和开关模块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模块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一吸收二极管;
其中,所述第一继电器线圈两端与第一吸收二极管并联,同时,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一端与控制模块相连接,另一端与电源降压模块相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触点开关两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相并联。
上述继电器模块主要用于在用户按下按钮开关时,触点开关吸合,使整个延时断电充电装置保持持续通电,充电单元正常为电池组充电,自动延时断电单元各个模块通电工作。当满足断电条件时,该继电器模块的线圈失电,触点开关断开,整个装置停止工作,充电完成。上述吸收二极管用于防止继电器断开时产生的反电势对电路造成影响或元器件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启动模块包括:第二继电器、第二吸收二极管、三极管;
其中,所述第二继电器线圈两端与第二吸收二极管并联,同时,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一端与电源降压模块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检测模块相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启动模块用于启动延时断电控制流程,当用户按下按钮开关,开始充电时,启动模块的继电器线圈通电,触点开关吸合,第一电容器被短路,检测模块实时检测充电状态,三极管基极接收对应信号;当充电单元的恒流充电完成时,检测模块立即传出这一信号,三极管基极电位降低,三极管状态发生改变,启动模块的继电器线圈失电,触点开关断开,控制模块开始工作,从而控制涓流充电时间(即自动延时断电时间)。上述吸收二极管用于防止继电器断开时产生的反电势对电路造成影响或元器件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电阻、滑动变阻器;所述控制芯片为时基集成电路NE555;
其中,控制芯片的1号引脚接地,2号引脚和6号引脚通过滑动变阻器接地,同时2号引脚和6号引脚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触点开关和电阻串联后与所述电源降压模块相连接,3号引脚与第一继电器的线圈一端相连接,4号引脚和8号引脚与所述电源降压模块相连接,5号引脚通过第二电容器接地,7号引脚不接入电路,第一电容器与由所述第二继电器的触点开关和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的两端相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湘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唐湘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81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用电子器件的PCB板
- 下一篇:一种特性阻抗的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