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试管开盖机的试管脱盖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6195.2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6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姜文波;王德正;马勇男;胡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龙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B7/14 | 分类号: | B67B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试管 开盖机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试管开盖机的试管脱盖机构,包括底板、位于底板下方对称分布的第一脱盖座和第二脱盖座,第一脱盖座和第二脱盖座的顶部两端均通过连接件与底板连接,第一脱盖座和第二脱盖座上均设有一排均匀分布的脱盖芯棒,脱盖芯棒分别与第一脱盖座和第二脱盖座转动连接,底板的上方设有两个驱动脱盖芯棒转动的脱盖电机;第一脱盖座和第二脱盖座的左右两侧之间均穿设有螺杆,第二脱盖座通过螺套与螺杆螺纹连接,螺杆的一端穿过第一脱盖座连接有定位块,螺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脱盖座连接有驱动电机;底板的后侧设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带动底板上下移动。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工作效率高、安全可靠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试管开盖机的试管脱盖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医疗行业,经常需要进行尿液、血样等样本检测,这些标本采集完成后通常被存放在试管内,并在管口用试管盖密封,当由检测分析设备对试管内的试样进行检测分析时,需要去除试管盖。目前脱除试管上的试管盖的方式大致分为人工去除和借助医疗器械去除,采用人工的方式,这将增加医护人员的劳动量,耗时耗力,并且对医护人员存在潜在危害,如实验室获得性感染、血液气溶胶、划伤和重复性劳损等;采用医疗器械的方式,大部分都是需要将试管放入固定的位置,并且对试管进行一个一个的开盖,不能一次性大量操作,速度仍较慢,自动化程度不高,且开盖器械的结构复杂,体型均较大,占用空间较大,搬运不方便,采用的部件多,制造和维修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自动化程度低、结构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试管开盖机的试管脱盖机构,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工作效率高、安全可靠的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试管开盖机的试管脱盖机构,包括底板、位于底板下方对称分布的第一脱盖座和第二脱盖座,所述第一脱盖座和第二脱盖座的顶部两端均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顶端与底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脱盖座和第二脱盖座上均设有一排均匀分布的脱盖芯棒,所述脱盖芯棒分别与第一脱盖座和第二脱盖座转动连接,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两个驱动脱盖芯棒转动的脱盖电机;所述第一脱盖座和第二脱盖座的左右两侧之间均穿设有螺杆,所述第二脱盖座通过螺套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第一脱盖座连接有定位块,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脱盖座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底板的后侧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带动底板上下移动。
脱盖工作时,将待脱盖的试管置于第一脱盖座和第二脱盖座之间,然后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螺杆转动,使得第一脱盖座和第二脱盖座上的脱盖芯棒相互靠近,夹紧试管盖,然后启动脱盖电机,两个脱盖电机转动方向相同,分别驱动第一脱盖座和第二脱盖座上的脱盖芯棒同时同向转动,从而使得密封在试管上的试管盖与试管口旋转脱离。
作为优选,所述脱盖芯棒的上端设有第一齿轮,两个相邻的第一齿轮之间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底板的中央设有避让通孔,所述脱盖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万向节链,两个万向节链中心对称分布,所述万向节链穿过避让通孔与其中一个脱盖芯棒的上端固定连接。脱盖电机利用万向节链带动其中一个脱盖芯棒转动,脱盖芯棒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传动,并利用第二齿轮带动其余的第一齿轮和脱盖芯棒转动,保证了脱盖操作的同步性和一致性;设置的万向节链不仅可以进行传动工作,也不会干扰第一脱盖座和第二脱盖座的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脱盖芯棒的下端设有脱盖辊,所述脱盖辊的表面均匀设有斜齿纹。采用斜齿纹,增大脱盖辊与试管盖表面的摩擦力,提高对试管盖的旋转脱离作用,避免产生松动和废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龙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龙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61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