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CO2 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03056.4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9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李向良;张营华;郭平;郭兰磊;王其伟;盛强;仉莉;李雪松;王军志;孙梅;吕广忠;于金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16 | 分类号: | E21B43/16;E21B43/22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刘亚宁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co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CO2驱油采收率的化学助剂,属于化学助剂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化学助剂的组成成分以及各成分的重量份数比为: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30‑50,月桂酸甲酯20‑40,甲苯20‑50。该化学助剂可通过伴注或前置段塞注入方式随CO2注入地层,本发明所述的化学助剂可有效改善原油流变性,从而使CO2气驱前缘与原油更易形成混相带,促进形成混相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本发明所述化学助剂的使用方法操作简单,可适用的油藏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油化学助剂,属于化学助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提高CO2驱油采收率作用的化学助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能源需求不断提高,石油供需矛盾加剧,需大幅度提高增强原油采收的技术手段和能力。在众多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手段中,注CO2提高原油采收率在近几年来得到了显著发展。注CO2提高采收率效果非常显著,而且利用CO2可以减轻温室效应,符合当今减排环保的趋势,因此该技术在全球得到广泛的推广运用。注CO2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的作用机理可分为CO2混相驱和CO2非混相驱。在一定油藏条件和技术手段下,如CO2与原油发生混相,即CO2与原油完全混溶,则由于高密度、低粘度、低分子量的CO2与原油的充分混合溶解,使原油+CO2混相体系极易驱替,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在CO2与原油不能充分混合溶解的情况下,即为非混相,此时,注入的CO2可通过降低原油粘度、使原油膨胀、溶解气驱等方式提高采收率。CO2混相驱较之CO2非混相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效果更加显著,因此在CO2驱替过程中尽可能希望形成混相驱。
压力是影响CO2驱替原油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提高CO2注入压力,能够增强CO2同烃类,特别是同高分子烃类、胶质及沥青质的混溶能力,有效促进原油和CO2产生混相,形成效率高的混相驱。当驱替压力高于最低混相压时,即可形成CO2混相驱替,反之则只能形成非混相驱。此时显然提高CO2注入压力,提高储层压力可作为一个解决方案。但是,由于CO2流体粘度很低,CO2混相驱过程中粘性指进较严重,CO2趋向流入高渗透地层或水驱后油藏中油气饱和度低的地层,加上密度差引起的重力差异,致使很难通过大量注入CO2改变储层压力。如果能够增加CO2的粘度,减少驱替过程中的粘性指进,则大量注入CO2可改善地层压力分布,改善非混相驱替效果,但是由于纯CO2流体对高分子量和大极性化合物溶解能力非常弱,导致目前尚无商业上可直接溶解应用于储层条件下CO2流体的增粘剂,直接增粘CO2的药剂,由于需涉及粘度数量级的跃迁,即使使用目前昂贵的氟碳类表活剂,欲达到技术目标和商业化应用,目前亦无可能。因此,寻找一种即能够提高CO2驱替原油效果,又无须过高注入压力的方法一直是CO2驱研究的重点和难题。尽管目前国内外对于超临界CO2萃取助剂报道较多,但甚少有将其应用于CO2气驱的研究,可供参考的资料有限,有必要进一步开发经济性高,增溶CO2溶于原油性能优良的化学助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溶性能优良,可有效促进CO2前缘与原油间混相发展,从而提高CO2驱油采收率的化学助剂,本发明所述的化学助剂能够显著增强CO2与原油的互溶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原油采收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30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茶叶筛选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缠绕垫片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