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盾构隧道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7067.6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7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东;王旭;安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21F17/00 | 分类号: | E21F17/00;E21F1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庄文莉 |
地址: | 2018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机构 盾构隧道 驱动机构 控制机 检测 接收机 安装支架 走线机构 天线 检测装置 轨道 城市隧道工程 控制驱动机构 自动检测功能 支撑架固定 轨道运动 来回滑动 数据传输 天线设置 滑动 升降 电缆 测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盾构隧道检测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升降机构、走线机构、轨道、检测天线、接收机、控制机以及安装支架,驱动机构安装在轨道上并能沿轨道来回滑动;升降机构安装在驱动机构上,检测天线设置于升降机构上,检测天线通过升降机构调节高度;走线机构通过支撑架固定在安装支架上,走线机构用于电缆在其上面滑动;接收机安装在驱动机构上;轨道和控制机安装在安装支架上,控制机用于控制驱动机构和升降机构。本发明通过控制机自动控制安装在升降机构上的检测天线升降,并沿着轨道运动,把测试得到的数据传输给接收机,实现盾构隧道自动检测功能,完善了落后的检测手段,满足了现代化城市盾构隧道检测的要求,促进城市隧道工程的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盾构隧道检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自动化功能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国家基础建设设施突飞猛进地大力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隧道工程数量最多、最复杂、发展最快的国家。但是,由于隧道一般都是建造在地下的结构工程,隧道壁后灌浆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目前从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献来看,现有的壁后灌浆饱和度检测、隧道无损检测手段仅仅为手持式的实验室设备,测试结果误差较大,大多数为定性描述,且无法进行工程化运用,给隧道运营安全造成了一定威胁,阻碍了隧道工程的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盾构隧道检测装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盾构隧道检测装置,包括驱动机构1、升降机构2、走线机构3、轨道4、检测天线5、接收机6、控制机7以及安装支架8,其中:
所述驱动机构1安装在所述轨道4上并能沿轨道4来回滑动;
所述升降机构2安装在所述驱动机构1上,所述检测天线5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2上,所述检测天线5通过升降机构2调节高度;
所述走线机构3通过支撑架32固定在安装支架8上,所述走线机构3用于电缆在其上面滑动;
所述接收机6安装在所述驱动机构1上;
所述轨道4和控制机7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8上,所述控制机7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1和升降机构2。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1包括伺服电机11、编码器12、同步带轮13以及滚轮机构14,其中:
所述伺服电机11驱动所述同步带轮13在轨道4滚动,所述同步带轮13带动驱动机构1在轨道4上运动;
所述滚轮机构14设置于所述轨道4两侧,所述滚轮机构14限定所述驱动机构1沿所述轨道4的延伸方向运动;
所述编码器12用于记录所述检测天线5在所述轨道4上的绝对位置。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设置有叉剪式平行机构23,所述叉剪式平行机构23由电动缸21驱动,所述叉剪式平行机构23调节顶板和底板之间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通过保护罩22密封。
优选地,所述走线机构3包括支架31、支撑架32、走线轨33以及卡环34,其中:
所述支架31安装于所述驱动机构1的底部;
所述支撑架32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8上;
所述走线轨33平行轨道4固定在所述支撑架32上;
所述卡环34间隔布置在所述走线轨33上。
优选地,一根或者多根所述轨道4拼接成直线或者弧形取线或者圆周的导轨,所述驱动机构1能够沿所述导轨进行直线或圆弧或圆周往复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70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