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发性脊柱侧凸影像的数据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96385.0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02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纲;陈鑫;许德荣;程智锋;任志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书纲 |
主分类号: | G06T7/10 | 分类号: | G06T7/10;G06T7/13;G06T7/00;A61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2 | 代理人: | 华冰;曾妮 |
地址: | 100730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发性 脊柱 影像 数据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发性脊柱侧凸影像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特发性脊柱侧凸影像导入数据处理中心;b)对导入的图像进行图像识别;c)对识别后的图像进行预定参数值测量,得到一组数据值;d)将步骤c)中得到的数据值进行处理后输出。通过该方法可以帮助骨科大夫对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影像处理从手工测量中解放出来,利用数据处理的方式进行准确和快速的处理,并把结果输出显示,可以极大的提高外科医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发性脊柱侧凸影像的数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脊柱侧凸是脊柱三维结构上的复杂畸形,在我国的发病率为1%至2.7%。该病会影响患者脊柱的正常发育,损害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瘫痪。早期发现、适时干预对于侧弯患者控制病情十分重要。
轻度的脊柱侧弯可以观察,严重时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而脊柱侧弯的X线片识别、测量是明确诊断、确定分型的基础,目前国际上的Lenke分型以及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PUMC分型对于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脊柱侧凸中最常见的类型为特发性脊柱侧凸,约占脊柱侧凸畸形总数的70%-80%,且目前只有特发性脊柱侧弯有较为完善的分型体系及相应的治疗原则。然而脊柱侧弯X线片的识别、测量和分型确定对于骨科大夫来说是一件十分头痛的事情。一方面,上述分型规则复杂,需要有较深的专业背景知识才能掌握,且记忆困难,疏于使用便会遗忘;同时脊柱侧弯发病广散但治疗主要集中于全国十几所大医院,因此,仅有少数顶尖的脊柱外科医师能熟练掌握测量方法及分型原则,许多基层医院的骨科大夫对于平时接触较少的脊柱侧弯病例都不知道如何测量,更无法提供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指导;另外,脊柱侧弯X线片的测量过程十分复杂繁琐,即使是有丰富侧弯治疗经验的医师完整测量一个病例也需约1小时的时间,而且存在难以避免的人为误差,严重影响脊柱外科医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具体来说,目前脊柱侧弯X线片的人工测量存在以下问题:1.专业性强 脊柱侧弯X线片的测量需要有大量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但由于该病治疗难度大,全国仅有十几所医院能够开展规范化诊疗,掌握测量技能的脊柱外科大夫更是少之又少。但该病发病广散,许多患者首次就诊都是在基层医院,当地骨科大夫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背景和临床经验,面对平时少见的侧弯病例不能准确测量X线片,更无法给予正确治疗指导,延误的患者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2.测量困难脊柱侧弯X线片测量涉及大量参数,还需在相关参数测量基础上进行推导计算、确定分型、提出治疗方案,过程十分复杂繁琐,一个病例的测量需占用大夫大量的临床工作时间。而且受到测量人员临床经验、主观思想、手工误差等方面的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难以保证,这会影响到最佳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 3.分型复杂侧弯分型规则复杂,难记易忘,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脊柱外科大夫也常会因遗忘、疏忽等原因造成分型错误,影响后续治疗。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特发性脊柱侧凸影像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帮助骨科大夫对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影像处理从手工测量中解放出来,利用数据处理的方式进行准确和快速的处理,并把结果输出显示,可以极大的提高外科医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特发性脊柱侧凸影像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特发性脊柱侧凸影像导入数据处理中心;
b)对导入的图像进行图像识别;
c)对识别后的图像进行预定参数值测量,得到一组数据值;
d)将步骤c)中得到的数据值进行处理后输出。
进一步,所述特发性脊柱侧凸影像为X光片,并且至少包括全脊柱正位X光片、全脊柱侧位X光片、左侧Bending相X光片及右侧Bending相X光片、悬吊相X光片和支点弯曲相X光片六张影像学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书纲,未经李书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63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