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提高捕捞量的渔网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94196.X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71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巢湖市翔宇渔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74/00 | 分类号: | A01K74/00;D01F8/02;D01F1/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罗沪光 |
地址: | 238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提高 捕捞 渔网 | ||
本发明涉及渔网加工制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捕捞量的渔网,在尼龙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3‑1.5%的蛋白质纤维,利用蝉蛹中富含的丰富蛋白,易提取、成本低的特点,蚕蛹蛋白提取率可达60%以上,蛋白质含量可达98%,并且容易配制成纺丝溶液,利用纤维素纤维复合,进一步胶黏,得到改性后的蝉蛹蛋白纤维,解决了其纺丝纤维强度低的问题,制备得到的渔网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类,具有诱食作用,能够吸引鱼类进入渔网,从而提高捕捞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渔网加工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提高捕捞量的渔网。
背景技术
随着渔业产业的不断发展,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功能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由过去单一的产品供给功能逐步发展为集生产、经济、生态、政治、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具体而言,可以归纳为以下三项功能特征。第一,通过向各级消费市场提供水产品,不仅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食物需要,尤其是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源,还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加工原料。这一功能是渔业的传统功能也是最基本的功能,对维护我国食物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稳定等具有重要作用。第二,通过促进渔( 农) 民就业,增加渔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渔业在农业产业各领域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相对比较效益高,增收作用明显,通过产品出口增加外汇收入。第三,水生生物和水体本身都是构成水域生态环境的有机部分,通过建设海洋牧场、修建人工渔礁、增殖放流等人工手段,恢复水生生物资源,改善水体质量,局部修复水域生态环境,缓解水域生态“荒漠化”等问题。同时,藻类、贝类等部分水生生物在生长过程中还具有一定的碳汇功能,形成“可移出碳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蛋白质丰富的鱼类产品需求量锐增,渔民们不仅通过自然的馈赠来进行捕捞,同时还加大了人工养殖规模,其中及时捕捞和提高捕捞效率是渔民们所追求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捕捞量的渔网,通过在渔网中添加蛋白质纤维,能够吸引鱼类,提高捕捞量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能够提高捕捞量的渔网,在尼龙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3-1.5%的蛋白质纤维,该蛋白质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蝉蛹30-40份、纤维素纤维45-50份、胶黏剂70-80份,对蝉蛹原料进行炼漂处理,炼漂时间为180-200分钟,炼漂处理温度为60-70℃,蝉蛹和炼漂剂的体积比为1:15-18;
(2)蝉蛹经过炼漂处理后与纤维素纤维在胶黏剂作用下共纺,得到直径在50-100微米之间的蛋白质纤维,所使用的胶黏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玻璃釉质粉50-60份、氧化铁粉30-40份、生石膏20-25份、硅酸钠120-130份,其制备方法为:将玻璃釉质粉和氧化铁粉研磨至粒径大小在350-400目之间,用硅酸钠调成糊状进行3次固化操作即得。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1)中所述炼漂剂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分制成:小苏打占3.0-3.5%、浓度为15-20%的重铬酸钾溶液占2.5-2.8%、保护剂占2.0-2.5%、精炼剂占1.5-2.0%、剩余为水。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2)中所述的3次固化操作为:先在25-30℃下固化3-4小时,然后在60-70℃下固化5-6小时,最后在130-140℃下固化1-2小时。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保护剂由聚乙烯亚胺、聚丙烯酰胺、双醛淀粉按照质量比为6-8:3-4:1-2的比例组成。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精炼剂由三聚磷酸钠、亚硫酸钠、氨基磺酸按照质量比为7-10:5-6:4-5的比例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巢湖市翔宇渔具有限公司,未经巢湖市翔宇渔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41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