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针线多布片胶贴合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93684.9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83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武子浩;王爱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多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前丰国际帽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H5/00 | 分类号: | D06H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胶***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线 多布片胶 贴合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针线多布片胶贴合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启动报警系统和紧急断电系统;S2.裁断好的布片由皮带线输送至机械臂下;S3.视觉相机进行布片识别,并据此调整机械臂吸附布片的角度;S4.机械臂吸料,自动调节布片角度,将布片置于布片工装模块上,此动作重复两次;S5.机械臂抓取并置放夹具;S6.自动布片多片胶合机进行自动胶合作业;S7.机械手夹持工装放回本机返料工位;S8.工装移载到脱夹具工位,夹具归位;S9.多片布片入成品筐;S10.布片工装模块进入返模工位,进行循环生产。本发明满足节省人力、信息化管理、标准化作业、质量及节拍可控等要求,实现了全自动上下料过程,是一种自动化全新生产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布片胶贴合工艺,尤其是一种无针线多布片胶贴合工艺。
背景技术
布片无针线多片熔贴合工艺是近年兴起的一种取代针线缝纫的工艺,但是现行的布片上下料以及多片熔贴合加工作业还是人手进行加工作业,人机协作的手加工作业精度差、质量不可控且生产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中存在的人机协作的手加工作业精度差、质量不可控、生产率低下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针线多布片胶贴合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针线多布片胶贴合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安全防护围挡把一切安全隐患阻断,开启报警系统及紧急断电系统,保证人身的绝对安全;
S2.裁断好的布片放在输料流水线中的皮带线上,经由皮带线输送到全自动上下料机的第一机械臂下;
S3.视觉相机进行辨识,系统据此调整第一机械臂吸附布片的角度;
S4.带有视觉系统的第一机械臂吸料后,会自动调整布片角度,适时的将调整好的布片放到布片工装模块上,此动作重复两次,之后装有多片布片的工装模块会自动移载到下一工位;
S5.自动装夹工位上的第二机械臂抓取带有磁性的固定夹具,将夹具置于工装模块上后,工装会自动移载到待被抓取工位;
S6.本机PLC系统与自动布片多片熔合机或自动布片多片胶合机的PLC系统进行通讯,自动布片多片熔合机或自动布片多片胶合机上的机械手夹持布片工装模块、多片布片和带有磁性的固定夹具进行自动熔合或胶合作业;
S7.自动熔合或胶合作业完成后,机械手夹持布片工装模块、多片布片和固定夹具自动放回到本机返料工位上;
S8.加工作业完成的整物块工装自动移载到脱夹具工位,工装两边弹出小挡片按住多片布片,此时脱夹机械臂抓取带有磁性的固定夹具将夹具移载到指定存放位上;
S9.脱完夹具的工装将布片工装模块和多片布片运行到脱料工位,脱料机械臂吸附多片布片放入成品筐,布片工装模块进入返模工位;
S10.返模工位实现布片工装模块的返回,依设定节拍循环生产。
上述的一种无针线多布片胶贴合工艺,所述第一机械臂上设置有视觉相机。
上述的一种无针线多布片胶贴合工艺,所述第一机械臂可进行旋转移动且具有吸附力。
上述的一种无针线多布片胶贴合工艺,所述第一机械臂末端安装有吸料机械手。
上述的一种无针线多布片胶贴合工艺,所述第二机械臂末端安装有自动装夹具机械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针线多布片胶贴合工艺,采用皮带线输送布片,视觉相机矫正位置,专用夹具固定布片,上料、下料、上夹具、下夹具都实现自动化,机械手夹持布片工装模块进行熔合或胶贴合,整个过程作业精度高、作业节拍可控,并且生产工艺可完成大规模定制与个性化定制兼顾的柔性生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多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前丰国际帽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多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前丰国际帽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36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合物空心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和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生物反应器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