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异构系统机上原位加载二级控制器软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93635.5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5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代兵;饶晓;周彦;迟文明;闫伟;金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9/445 | 分类号: | G06F9/445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中兴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 系统 原位 加载 二级 控制器 软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异构系统机上原位加载二级控制器软件的方法。通过JTAG接口将二级控制器与装有CCS开发环境的普通PC机连接。通过CCS开发环境将含有加载功能的加载工程目标码加载到二级控制器的FLASH的第0个扇区中。在飞机上,将二级控制器通过1394总线与一级控制器连接。在飞机上电复位后,二级控制器的程序指针跳转到加载工程执行,当满足在线加载条件时,进行目标码加载;当不满足在线加载条件时,跳转到应用工程执行功能任务。应用工程执行功能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复位将CPU的控制权转给加载工程。在加载过程中若出现掉电,可以重新上电继续执行加载功能,直到应用工程目标码加载完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数字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分布异构系统机上原位加载二级控制器软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新一代飞机提出了高技术指标与效能最优的需求,分立、集中式机载系统构架难以满足新一代飞机系统综合设计要求,机载系统需采用分布式、综合化机载系统架构是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必然选择。
在分布异构系统架构下,二级控制器机载设备种类繁多,随着航空机载设备的数字化进程快速发展,航空机载嵌入式软件在机载设备研制中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软件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软件的升级和加载任务非常繁重,很多二级控制器加载软件时需要从飞机上将控制器拆下,在加载环境中进行加载,有些还需要返厂,加载周期较长。
对于有高安全性高实时性要求的二级控制器机载设备来说,一方面,机载嵌入式软件加载的周期较长;另一方面,新一代飞机的快速形成战斗力又要求加载机载嵌入式软件的周期越短越好。如何实现软件加载的快速性,是摆在设计人员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布异构系统机上原位加载二级控制器软件的方法,在飞机上不拆卸二级控制器的情况下,设备上电后,二级控制器软件接收一级控制器发来的新版软件目标码,当接收到完整的新版二级控制器软件目标码后,将新版软件目标码烧写到二级控制器的片外FLASH中,重新上下电后,即可实现新版二级控制器软件的正常工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布异构系统机上原位加载二级控制器软件的方法,所述方法以DSP6701为平台,存储器为片外FLASH,执行器件为片内RAM和片外SRAM,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JTAG接口将二级控制器与装有CCS开发环境的普通PC机连接。
步骤二:在CCS开发环境下设计两个工程,一个加载工程、一个应用工程。
通过CCS开发环境将含有加载功能的加载工程目标码加载到二级控制器的FLASH的第0个扇区中,加载工程目标码仅加载这一次,在飞机上使用二级控制器的过程中不再更改,加载完成后,二级控制器进行封装并装机。
步骤三:在飞机上,将二级控制器通过1394总线与一级控制器连接。
步骤四:在飞机上电复位后,二级控制器的程序指针跳转到加载工程执行,当满足在线加载条件时,即在线加载NVM(即非易失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标志字为加载,按照与一级控制器的通讯协议,接收一级控制器发来的二级控制器应用工程目标码,并将目标码存放在二级控制器片外SRAM中,软件目标码接收完成后,从FLASH的第1个扇区开始加载应用工程目标码,直到应用工程目标码加载完成,然后对目标码进行校验并将结果上传给一级控制器,清除在线加载NVM标志字,加载完成,等待下电;当不满足在线加载条件时,跳转到应用工程执行功能任务。
步骤五:应用工程执行功能任务的过程中,根据接收到的一级控制器的指令和连锁条件实时判断是否执行在线加载,满足在线加载条件后,应用工程设置在线加载NVM标志字为加载,然后通过复位将CPU的控制权转给加载工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36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