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白鸭制作腊肉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9371.6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9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高炳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炳秀 |
主分类号: | A23L13/50 | 分类号: | A23L13/50;A23L13/40;A23L13/70;A23L33/10;A23L5/20;A23B4/0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63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制作 腊肉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白鸭制作腊肉的方法。
背景技术
腊肉是指肉经腌制后再经过烘烤(或日光下曝晒)的过程所制成的加工品。腊肉的防腐能力强,能延长保存时间,并增添特有的风味,这是与咸肉的主要区别,腊肉是中国腌肉的一种,主要流行于四川、湖南和广东一带,但在南方其他地区也有制作,由于通常是在农历的腊月进行腌制,所以称作“腊肉”,腊肉在中国南北均有出产,南方以腌腊鸭肉较多,北方以腌牛肉为主。腊肉种类纷呈,同一品种,又因产地,加工方法等的不同而各具特色。
在四川地区腊肉一般是由鸭肉经过盐浸渍数日,而后经过谷草或柏树枝条树叶熏烧和凉干的工序,肉质红亮,咸鲜适度,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能,其独特的烟熏的香美味道令食客难以忘却,酒饭均宜,在四川食品特产中的地位绝对不低于任何一样其他小吃或肉类制品,腊肉和腊肠是四川人民过年过节、婚姻庆典等宴席中桌面上必不可少的食品。腊肉保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特点,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
腌腊肉制品生产过程中,硝酸盐和(或)亚硝酸盐是最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具有发色、抑菌、抗氧化、改善质构等作用,同时还能使肉制品产生特殊的腌肉风味[1],国家强制性标准中规定,乳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不得高于0 .2mg/kg .国家规定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残留量不得超过0 .03g/kg,对于腌腊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比,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传统的腊肉制品中并未有薄荷作为调味品使用,薄荷具有医用和食用双重功能,主要食用部位为茎和叶,也可榨汁服。在食用上,薄荷既可作为调味剂,又可作香料,还可配酒、冲茶等。
每100克干薄荷中,含水分9 .6克、蛋白质6 .8克和纤维31 .1克,能提供870 .7千焦的热量,腊肉制品中的薄荷成分能够起到去除肉中杂质、改善口味、去除亚硝酸盐[2]、提高腊肉口感等功效。201410528932 .3一种鱼糜腊肉及其腌制方法,其中提及了在腊肉制品中加入薄荷的腊肉制法,但是其中薄荷的配比比例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鸭肉薄荷质量比达到30:1至40:1 ,薄荷占比过高、浪费材料的同时,薄荷的作用已经不再是提味,而是做成了薄荷味腊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白鸭制作腊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份配料组成材料的主要成分包含:鸭肉50kg、辣椒面1000g、孜然15g、胡椒粉100g、花椒粉200g、八角100g、陈皮200g、香叶50g、藿香粉100g、薄荷粉100g、精盐2000g、白酒500g;其加工步骤分为:
1) .将无骨的鸭肉改成宽6CM至15CM,长20CM至40CM的宽条,用竹扦在肉上扎满小眼,加速入味;2) .用锅把盐炒热,加入炒制调料,所述炒制调料包括:白酒、茴香,八角,五香粉、辣椒,炒制后倒出晾凉,等到炒制调料晾至40摄氏度时,将炒制调料在鸭肉上揉匀,放入陶瓷容器中,鸭肉的肉皮朝上,最顶层鸭肉的肉皮朝下放置,放置凉爽的地方,一天翻动一次,腌五至七天;3) .将腌制好的鸭肉取出,用绳子穿其一端经温水清洗后挂于通风高处,晾到至半干;4) .然后半干的鸭肉挂进烘烤房进行熏制,放入熏制调料,所述熏制调料包括:柏树枝叶、橘皮,藿香,薄荷进行熏制,将肉熏上色,之后再挂于通风的高处,待15天左右水分自然风干。
优选的,冬季腌制鸭肉的时间需七天左右,夏季腌制鸭肉的时间需要五天左右。
优选的,所述每50kg肉内放入的薄荷粉分量浮动值为85g至100g,肉与薄荷粉的重量比为500:1至600:1。
优选的,熏肉上色过程的熏料中置入有龙井茶叶,每50kg肉的熏料中包含龙井茶叶500g。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发明改进了现有技术中的风味腊肉成分配方,薄荷具有医用和食用双重功能,腊肉制品中的薄荷成分能够起到去除肉中杂质、改善口味、去除亚硝酸盐、提高腊肉口感等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炳秀,未经高炳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93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