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纵移系杆拱桥的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288011.4 | 申请日: | 2017-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4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镇江;王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4/00;G05B19/05 |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邹新华 |
| 地址: | 618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纵移系杆 拱桥 施工 方法 | ||
1.纵移系杆拱桥的施工方法,借助在场内搭设的纵移轨道、拖拉装置、防侧翻装置、三维精调系统,整体纵移场外整体拼装的拱肋及横撑至设计位置;所述施工方法先搭设纵移轨道结构、安装系杆拱桥整体纵移装置,同时进行系杆拱桥部分拱肋的拼装,检测合格后整体纵移各部分拱肋拼合对接,全部对接成功后灌注拱肋混凝土,最后拆除纵移辅助装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设置移梁临时支墩并搭建纵移轨道钢桁梁,完成纵移轨道搭建;
步骤S2:在纵移轨道上安装多个重物移位器并在纵移轨道旁安装龙门吊;
步骤S3:拼装龙门吊吊装拱桥钢横梁;
步骤S4:安装拱肋支架后吊装拱肋并纵移拱肋拼合对接;
步骤S5:拆除拱肋支架及纵移轨道钢桁梁;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3、步骤S4中,均通过龙门吊进行吊装、通过安装在纵移轨道上的重物移位器搬移/顶升重物以进行纵移拼合安装;所述重物移位器包括能在纵移轨道上移动的滚动台车、安装在滚动台车上的传感器组件、PLC控制单元(12)、液压泵(11)和电源,所述滚动台车包括车本体、安装在车本体顶部设置空心千斤顶(1)、安装在车本体两侧对称设置与纵移轨道配合使用而可沿滑轨移动的履带以及驱动履带用的移运器(7),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安装在空心千斤顶(1)升缩端而检测顶升位移量的顶升传感器(2)、安装在滚动台车车本体而检测水平位移量的纵移传感器(3),所述液压泵(11)同时接入多个空心千斤顶(1),外接电源的PLC控制单元(12)分别与顶升传感器(2)、纵移传感器(3)、液压泵(11)、移运器(7)连接;
所述顶升传感器(2)采集顶升位移量、所述纵移传感器(3)采集水平位移量并分别反馈至PLC控制单元(12),由PLC控制单元(12)统一协调控制重物顶升和/或纵移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移系杆拱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台车4个或6个或8个为一组同时对应一个重物进行顶升和/或纵移,滚动台车呈2个一排的多排排列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纵移系杆拱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11)包括泵体、安装在泵体上的高频控制阀(10)、与高频控制阀(10)连接且接进程软管(5)的进程油路块(8)、与高频控制阀(10)连接且接回程软管(6)的回程油路块(9),所述空心千斤顶(1)、移运器(7)分别设置具有单向阀(4)的进油端、具有单向阀(4)的回油端,所述进程油路块(8)通过进程软管(5)及进油端的单向阀(4)分别接空心千斤顶(1)、移运器(7)向其供油,同时所述回程油路块(9)通过回程软管(6)、回油端的单向阀(4)分别接空心千斤顶(1)、移运器(7)从其回油;所述PLC控制单元(12)分别与高频控制阀(10)、单向阀(4)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纵移系杆拱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单元(12)进行重物纵移控制的方法是指:所述纵移传感器(3)将采集的各点纵移位移量反馈至PLC控制单元(12),由PLC控制单元(12)通过冒泡排序法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纵移的平均值并获得优化策略,再有PLC控制单元(12)根据优化策略协同调节高频控制阀(10)、移运器(7)的单向阀(4)而实现纵移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纵移系杆拱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单元(12)进行重物顶升控制的方法是指:所述顶升传感器(2)将采集的各点顶升位移量反馈至PLC控制单元(12),由PLC控制单元(12)通过冒泡排序法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纵移的平均值并获得优化策略,再有PLC控制单元(12)根据优化策略协同调节高频控制阀(10)、空心千斤顶(1)的单向阀(4)而实现顶升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纵移系杆拱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PLC控制单元(12)对同一重物对应的多个滚动台车进行协同控制,保证其纵移、顶升一致性均在允许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移系杆拱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搭建纵移轨道钢桁梁,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立柱处理;
步骤S12:布置拖移装置;
步骤S13:桁架拖移就位;
所述步骤S11具体是指,钢桁梁跑道采用分段拼接后纵向拖移的办法,在主墩一侧的临时支墩上的立柱之间设置剪力撑抵消水平力,同时在两立柱顶设置一道水平连接;
所述步骤S12具体是指,在每组立柱顶端设置4个倒置滚轮,滚轮的底座与立柱顶端连接固定,桁架底倒放钢轨,钢轨与桁架固定;采用卷扬机纵拖,每侧布置一台30t拉力设备,通过导向轮拖移桁架前移;
所述步骤S13具体是指,桁架通过三次拼装拖移就位:第一段于引桥及地面上预先铺设好枕木,分节进行拼装,完成后用吊机安装拼接横向联系梁,其中第一条联系梁暂不拼接,等桁架拼装完毕后再拼接,第一段拼完后纵移到位;第二段采取相同方法拼装,到位后与第一段进行连接,此时第一条横向联系梁利用吊机拼装,在主墩位置将跑道与主墩连接,将滚轮锁死并在滚轮下加以抄垫;最后安装好横向联系梁的牛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801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家居安全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圣女果蜜饯的加工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