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镜面LOGO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7936.7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0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桑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研精舍(上海)精密机械加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1/12 | 分类号: | C25D11/12;C25D11/16;C25D5/02;C25D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曹文衔 |
地址: | 201401 上海市闵行区工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镜面 阳极氧化 制作工艺 氧化膜 激光打标 激光技术 抛光产品 生产效率 遮蔽保护 喷砂 脱模 打磨 字体 整齐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镜面LOGO制作工艺,包括抛光产品表面、第一次阳极氧化形成氧化膜、遮蔽保护、激光打标、脱模、喷砂打磨、化抛和第二次阳极氧化形成氧化膜。本发明采用激光技术,LOGO的字体边缘整齐,无危害物质,生产效率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镜面标识的制作,尤其涉及一种金属镜面LOGO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金属镜面标识即镜面LOGO,是在金属表面进行加工形成预设图形的一种现代化工艺产物。目前的金属镜面标识普遍采用曝光显影制作完成,经过药水蚀刻来完成LOGO制作,制作的LOGO有以下不足之处:
1、字体边缘不齐,有锯齿状;
2、药水蚀刻是有毒,腐蚀性的,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3、生产周期较长。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需要对金属镜面LOGO的制作工艺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LOGO清晰,制造过程无污染的金属镜面LOGO制作工艺,以克服现有技术上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镜面LOGO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抛光,使用背绒海绵砂和气动研磨机对金属产品表面进行底纹前期处理,最终达到的光泽度为800~1000GU;
S2、第一次阳极氧化,将金属产品放入电解液中进行电解,电解时间为900~1000秒,阳极膜厚3~4微米,电解后进行水洗;
S3、遮蔽,将稀释剂和油墨按照13/100~15/100的比例混合搅拌形成遮蔽剂,搅拌后涂抹在金属产品表面,静置15-30min;
S4、激光打标,使用紫外线激光机在金属产品涂抹遮蔽剂的位置进行打标造型,形成LOGO;
S5、脱模,使用碱液对金属产品清洗;
S6、喷砂,对金属产品进行喷砂;
S7、化抛,抛光时间为60~70秒;
S8、第二次阳极氧化,将金属产品放入电解液中进行电解,电解时间为900~1000秒,阳极膜厚8~12微米,电解后进行水洗。
优选地,S1中,底纹前期处理打磨8~9次。
优选地,S1中,在底纹前期处理结束后,先使用粗抛皮、气动研磨机、粗抛蜡对金属产品表面进行去底纹粗抛光处理,然后使用精抛皮、气动研磨机、精抛蜡对金属产品表面进行精抛光处理,最终达到的光泽度为800~1000GU。
进一步地,粗抛皮的粗糙度为750~850目,粗抛15~16次,精抛皮的粗糙度为1150~1250目,精抛24~26次。
优选地,S2中,电解后浸泡四道水洗,每次水洗时间不少于30秒。
优选地,S3中,遮蔽剂涂抹在金属产品的厚度为0.2~0.3毫米。
优选地,在S5中,清洗时间为25~30秒。
如上所述,本发明金属镜面LOGO制作工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激光技术,LOGO的字体边缘整齐,无危害物质,生产效率快。在实际操作是,通过两次阳极氧化有效保证产品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提高产品质量。而通过遮蔽剂对LOGO起到保护作用,也起到了一定的吸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S1~S8为具体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研精舍(上海)精密机械加工有限公司,未经研精舍(上海)精密机械加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79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