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磨轴承套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2733.9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4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周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市奥祥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F16C33/12;F16C3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8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轴承 及其 制备 工艺 | ||
1.一种高耐磨轴承套,其特征在于:该高耐磨轴承套重量百分比化学成分为:C:1-5%,Si:0.3-0.5%,Mn:0.5-0.8%,Ni:5-8%,Cr:10-13%,Nb:0.45-0.60%,Mo:0.5-0.8%,v:0.0018-0.0022%,Cu:15-20%,复合稀土:0.2-0.5%,余量为Fe;
所述复合稀土中,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镧:30-35%,铈:11-14%,镨:16-19%,镝:13-15%,钬:8-10%,钆:5-8%,钇:8-10%,以上复合稀土各组分之和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磨轴承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耐磨轴承套的重量百分比化学成分为:C:1%,Si:0.5%,Mn:0.6%,Ni:7%,Cr:10%,Nb:0.60%,Mo:0.8%,v:0.0022%,Cu:20%,复合稀土:0.2%,余量为Fe;
所述复合稀土中,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镧:35%,铈:12%,镨:18%,镝:13%,钬:9%,钆:5%,钇: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磨轴承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耐磨轴承套的重量百分比化学成分为:C:5%,Si:0.4%,Mn:0.5%,Ni:5%,Cr:11%,Nb:0.45%,Mo:0.6%,v:0.0018%,Cu:15%,复合稀土:0.5%,余量为Fe;
所述复合稀土中,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镧:32%,铈:14%,镨:16%,镝:14%,钬:8%,钆:7%,钇: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磨轴承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耐磨轴承套的重量百分比化学成分为:C:3%,Si:0.3%,Mn:0.8%,Ni:8%,Cr:13%,Nb:0.55%,Mo:0.5%,v:0.0020%,Cu:18%,复合稀土:0.3%,余量为Fe;
所述复合稀土中,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镧:30%,铈:11%,镨:19%,镝:15%,钬:9%,钆:6%,钇:1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高耐磨轴承套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制备工艺流程为:配料-模具成型-粗车、稳定、精车工序-粗磨工序-铣、车工序-精磨成型,具体操作如下:
(1)配料:将高耐磨轴承套的化学成分放入容器中并开启搅拌器缓慢搅拌,搅拌速度为200转/min,搅拌15-25分钟后,充分混合均匀待用;
(2)将步骤(1)中混合好的料在1200-1250℃下进行加热熔炼注入于轴承套的模具中,经空冷后脱模制得轴承套毛坯,轴承套毛坯预留工艺施工夹头;
(3)对步骤(2)中的轴承套毛坯进行粗车加工增加阶梯圆用于轴向夹紧施工用台,稳定处理,消除轴承套内应力,使工件尺寸稳定,然后进行精车加工;
(4)对精车加工后的轴承套毛坯进行粗磨工序,所述的粗磨工艺为两次粗磨,第一次粗磨采用平面磨床,磨两端面保持平行度为0.05;第二次粗磨采用万能磨床,用吸盘吸施工夹头端面,对轴承套上的外圆、孔及端面进行粗磨;
(5)将经两次粗磨后的轴承套毛坯进行铣削,采用立式加工中心,以施工夹头端面为装置面进行铣削,然后采用数控车床切掉施工夹头;
(6)对经铣、车工序后的轴承套毛坯进行最后的精磨,所述的精磨依次包括平磨工序、外圆磨工序及万能磨工序;
所述的平磨工序为在轴承套毛坯上施工夹头被切断后,吸粗磨端面,磨切断面,保证两端面的平行度为0.02;
所述的外圆磨工序采用夹紧芯轴与轴承套毛坯的孔间隙配合定位,两端面夹紧,进行磨削外圆;
所述的万能磨工序采用夹紧套,以磨削外圆定位夹紧轴承套,对轴承套内孔进行磨削最终得到轴承套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耐磨轴承套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进行车削工序时,切削时机床切削参数:转速S=70rad/min,进给F=0.06mm/min,并用2mm宽窄切槽刀切掉施工夹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奥祥轴承有限公司,未经余姚市奥祥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273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