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纹孔修复钻头组件和螺纹孔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2424.1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1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杜永强;郑建科;刘景才;廖胡兵;荆红伟;刘国田;刘春海;王文玲;孟翔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G5/20 | 分类号: | B23G5/20;B23G1/02;B23G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纹 修复 钻头 组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螺纹孔修复钻头组件和螺纹孔修复方法,该组件包括在螺纹孔修复过程中依次使用的第一杆状本体、第二杆状本体和第三杆状本体;第一杆状本体的第一端、第二杆状本体的第一端和第三杆状本体的第一端均设有用于与扳手连接的连接部,第一杆状本体的第二端、第二杆状本体的第二端和第三杆状本体的第二端均设有螺旋状的切削刀;第一杆状本体、第二杆状本体和第三杆状本体的直径均与螺纹孔内径吻合。第一杆状本体的切削刀的端部和第二杆状本体的切削刀的端部均设有用于卡入螺纹孔中的导向部,导向部的直径与螺纹孔的牙顶圆吻合。本发明能够安全快速地修复螺纹牙损坏或不符合测量标准要求的螺纹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型机械零部件修复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纹孔修复钻头组件和螺纹孔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铁路车辆上的大型零部件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会出现故障,转向架作为列车上配件最多的部件,其对行车安全起决定性作用,因此需要对车辆及转向架进行周期性检修。检修的内容主要有各悬挂件组装的连接螺纹孔,由于安装和检修过程中会经常拆卸,导致大型零部件螺栓孔内的螺纹牙产生损坏或不符合测量标准要求(通规通,止规止),对于螺纹牙不满足技术要求的螺纹孔需要进行修复。由于大型零部件的拆卸安装过程极为繁琐且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在不拆卸大型零部件的基础上进行螺纹孔的修复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常用的螺纹孔修复方法有:第一种方法是采用电钻或磁力钻对螺纹孔进行扩孔后重新攻丝并镶钢丝螺套。操作的过程是将电钻和磁力钻固定在待修复的螺纹孔外侧,配合使用找正工装,使电钻或磁力钻的作业方向与螺纹孔的孔端面垂直。第二种方法是直接将待修复的螺纹孔扩孔后攻丝再安装直径更大的新螺栓,利用新的螺栓与待修复螺纹孔组装的方式使新的螺栓稳定的固定在螺纹孔中。第一种方法与第二种方法的主要区别点在于是否更改安装的连接螺栓。
不论是第一种方法还是第二种方法均需要将待修复螺纹孔进行扩孔,然而上述的第一种方法电钻和磁力钻需定位操作,由于定位操作不便且精度较低,需要制作配合找正工装,此工装设计制作周期长,严重影响到修复周期;另外电钻和磁力钻占用的安装空间较大,有的条件下没有空间,影响到返修,更有的特殊情况是磁力钻无法使用,因磁力钻有磁性,会对带磁性的零部件消磁或改变磁性,并不适合附近带有磁性的零部件的螺纹孔修复,(如转向架转壁轴箱盖上的螺纹孔修复,因轴箱内轴承有磁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螺纹孔修复钻头组件和螺纹孔修复方法,能够在不拆卸大型零部件的基础上,安全且快速地修复螺纹牙损坏或不符合测量标准要求(通规通,止规止)的螺纹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螺纹孔修复钻头组件,用于部分螺纹牙脱落的螺纹孔修复,包括在螺纹孔修复过程中依次使用的第一杆状本体、第二杆状本体和第三杆状本体。
第一杆状本体的第一端、第二杆状本体的第一端和第三杆状本体的第一端均设有用于与扳手连接的连接部,第一杆状本体的第二端、第二杆状本体的第二端和第三杆状本体的第二端均设有的螺旋状的切削刀,切削刀用于削除螺纹孔内螺纹牙以使螺纹孔的内径达到预设内径。
第一杆状本体、第二杆状本体和第三杆状本体的直径均与螺纹孔的内径吻合。
第一杆状本体的切削刀的端部和第二杆状本体的切削刀的端部均设有用于卡入螺纹孔中的导向部,导向部的直径与螺纹孔的牙顶圆直径吻合。
第一杆状本体的导向部的长度大于第二杆状本体的导向部的长度。
在上述的螺纹孔修复钻头组件中,可选的是,第二杆状本体靠近切削刀一侧和第三杆状本体靠近切削刀一侧均设有出屑部,第二杆状本体的出屑部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杆状本体的横截面积,第三杆状本体的出屑部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三杆状本体的横截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24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科康复训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面板开合运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