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纹孔修复钻头组件和螺纹孔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2424.1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1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杜永强;郑建科;刘景才;廖胡兵;荆红伟;刘国田;刘春海;王文玲;孟翔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G5/20 | 分类号: | B23G5/20;B23G1/02;B23G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纹 修复 钻头 组件 方法 | ||
1.一种螺纹孔修复钻头组件,用于部分螺纹牙损坏的螺纹孔修复,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螺纹孔修复过程中依次使用的第一杆状本体、第二杆状本体和第三杆状本体;
所述第一杆状本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杆状本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杆状本体的第一端均设有用于与扳手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第一杆状本体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杆状本体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杆状本体的第二端均设有螺旋状的切削刀,所述切削刀用于削除所述螺纹孔内螺纹牙以使所述螺纹孔的内径达到预设内径;
所述第一杆状本体、所述第二杆状本体和所述第三杆状本体的直径均与所述螺纹孔的内径吻合;
所述第一杆状本体的所述切削刀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杆状本体的所述切削刀的端部均设有用于卡入所述螺纹孔中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直径与所述螺纹孔的牙顶圆直径吻合;
所述第一杆状本体的所述导向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杆状本体的所述导向部的长度;所述第二杆状本体靠近所述切削刀一侧和所述第三杆状本体靠近所述切削刀一侧均设有出屑部,所述第二杆状本体的所述出屑部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杆状本体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三杆状本体的所述出屑部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三杆状本体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二杆状本体靠近所述切削刀的一侧设有圆柱状的第一出屑部,所述第一出屑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杆状本体的直径,以在所述第一出屑部的外壁和所述螺纹孔的内壁之间形成供切削屑流出的第一出屑空间;所述第三杆状本体靠近所述切削刀的一侧设有棱柱状的第二出屑部,所述第二出屑部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三杆状本体的横截面积,以在所述第二出屑部的侧壁面和所述螺纹孔的内壁之间形成供切削屑流出的第二出屑空间;
所述第二杆状本体的所述切削刀的凹陷部位与所述第一出屑空间连通;
所述第三杆状本体的所述第二出屑部和所述切削刀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连通槽,所述连通槽的一端与所述切削刀的凹陷部位连通,所述连通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屑空间连通;
所述第一杆状本体的所述导向部的长度是所述螺纹孔的螺距的5倍,所述第二杆状本体的所述导向部的长度是所述螺纹孔的螺距的3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纹孔修复钻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刀具有至少三条螺旋状的刀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纹孔修复钻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屑部的侧棱边设有倒圆。
4.一种螺纹孔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上述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螺纹孔修复钻头组件进行修复,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杆状本体伸入待修复的螺纹孔中,采用所述第一杆状本体的导向部和切削刀完成所述螺纹孔的第一次扩孔,取出所述第一杆状本体;
将第二杆状本体伸入所述螺纹孔中,采用所述第二杆状本体的导向部和切削刀完成所述螺纹孔的第二次扩孔,取出所述第二杆状本体;
将第三杆状本体伸入所述螺纹孔中,采用所述第三杆状本体的切削刀完成所述螺纹孔的内壁修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242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科康复训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面板开合运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