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醇醇缩合反应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2418.6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33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宝;郭荷芹;贾丽涛;侯博;肖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3/06 | 分类号: | B01J23/06;B01J23/745;B01J23/75;B01J23/755;B01J23/83;C07C29/60;C07C31/10;C07C31/125;C07C31/12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刘宝贤 |
地址: | 030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缩合 反应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醇醇缩合反应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催化剂组成为M1、Mg、Al、M2混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元素摩尔组成为:M1:Mg:Al:M2=1-5:70-80:15-25:1-5,M1为铜、镍、钴或锌中的一种或两种,M2为铁,铈,锆或镧中的一种,(M1+Mg)/(M2+Al)的摩尔比的范围为2-4,将催化剂应用于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反应前在还原气氛下以0.5-3℃/min升温至250-330℃,并在此温度下还原3-6 h,还原气体空速为1000-3000 h-1,还原气氛下降至反应温度200-280℃,通入预热至130~180℃的甲醇、CnH(2n+1)OH,其中2≤n≤5的直链伯醇蒸汽和氮气的混合气,反应混合气的摩尔组成为,N2:甲醇:CnH(2n+1)OH直链伯醇=100:30:5~10,反应总空速为1000-3000 h-1,工作压力为0.1~1.0 MPa,反应产物为C(n+1)H(2(n+1)+1)OH伯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醇醇缩合反应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还原气氛为含有体积百分比5~10%H2的氮气混合气、含有体积百分比5~10 %H2的氩气混合气、含有体积百分比5~10 %CO的氮气混合气或含有体积百分比5~10 %CO的氩气混合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醇醇缩合反应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CnH(2n+1)OH,其中2≤n≤5的直链伯醇为乙醇,正丙醇,正丁醇或正戊醇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醇醇缩合反应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当CnH(2n+1)OH为乙醇时,产物为正丙醇;当CnH(2n+1)OH为正丙醇时,产物为2-甲基丙醇(异丁醇);当CnH(2n+1)OH为正丁醇时,产物为2-甲基-1-丁醇;当CnH(2n+1)OH为正戊醇时,产物2-甲基-1-戊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醇醇缩合反应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M1、Mg、Al和M2的可溶性金属前驱体溶于去离子水中,配成金属离子总浓度为0.5-1.5 mol/L的溶液A;溶液A中M1、Mg、Al和M2的摩尔比为1-20:60-80:15-25:1-5;
(2)将NaOH和Na2CO3混合物或者KOH和K2CO3混合物溶于去离子水中配置为浓度为1.5-2.5 mol/L的碱性溶液B;其中Na2CO3或K2CO3浓度为0.5-1 mol/L,NaOH或KOH浓度为1-2mol/L;
(3)搅拌条件下,保持温度40-70℃,溶液A和溶液B并流共沉淀,沉淀 pH=9-11,得到浆液C;
(4)将浆液C于80-120℃水热条件下动态晶化10-20 h,得到浆液D;
(5)将浆液D过滤,洗涤后于100-120℃干燥10-20 h,然后于450-750℃焙烧4-6 h,得到催化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醇醇缩合反应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制备方法步骤(1)中M1、Mg、Al和M2的可溶性金属前驱体为硝酸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醇醇缩合反应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制备方法步骤(3)中,沉淀反应温度为50-60℃,混合溶液的pH范围为9.5-10.5。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醇醇缩合反应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制备方法步骤(4)中,水热温度为100-120℃,晶化时间为15-20 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241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