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喀斯特景区的石阶步道及其景观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9518.3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9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肖时珍;曹杰;熊康宁;王云;何江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F11/02 | 分类号: | E04F11/02;E04F11/116;A01G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 11388 | 代理人: | 王新发;王红俊 |
地址: | 550001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喀斯特 景区 石阶 步道 及其 景观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喀斯特景区的石阶步道及其景观设计方法,包括在上下层石阶之间的缝隙以及同层石阶的内部缝隙中设置内部生态修复层,在石阶的外表面设置外部生态修复面,内部生态修复层自下而上包括素土层、碎石层、生根海绵和营养土层,营养土层中种植有植物;外部生态修复面由搅拌有自然苔藓的泥浆涂刷在台阶表面后得到。该石阶步道一定程度上恢复自然植被,修复地表景观,并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应用于喀斯特世界遗产地、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喀斯特保护地的石阶步道景观。
背景技术
喀斯特地貌具有显著的二元性,一方面孕育出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为杰出代表的高品位风光,另一方面生态环境脆弱,极易产生生态退化现象——石漠化。石阶徒步观光旅游是喀斯特景区最普遍同时也是对自然环境影响较小的旅游发展方式,但是铺设石阶同样会破坏植被,与周围景观不协调,甚至产生水土流失,出现石漠化。因此,需要一种针对喀斯特景区石阶步道景观的生态修复及装饰方法,一定程度上恢复自然植被、修复地表景观、生态装饰石阶步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喀斯特景区的石阶步道,该石阶步道一定程度上恢复自然植被,修复地表景观,并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喀斯特景区的石阶步道,包括多层石阶,上层石阶和下层石阶之间的缝隙以及同层石阶的内部缝隙中设置有内部生态修复层,内部生态修复层自下而上包括素土层、碎石层、生根海绵和营养土层,营养土层中种植有植物。
石阶的两侧及正前面设置有外部生态修复面,外部生态修复面由搅拌有自然苔藓的泥浆涂刷在台阶表面后得到。
优选得,石阶采用碳酸盐岩石板,在碳酸盐岩石板下铺设有一层碎石。
优选得,上层石阶和下层石阶之间的缝隙宽50mm,同层石阶内部缝隙宽20mm。
优选得,石阶的踏面上设置有防滑槽。
优选得,石阶步道踏步宽300mm,高100mm,长1500mm。
优选得,营养土层中的植物选择当地物种,植物物种的数量多样。
优选得,外部生态修复面由下述方法得到:选取石阶周围可获得黄土,研细加水调至糊状,然后自然苔藓放在泥浆中搅拌均匀,用小刷子均匀地刷在台阶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喀斯特景区的石阶步道景观设计方法,石阶步道由多层石阶组成,在上下层石阶之间的缝隙以及同层石阶的内部缝隙中设置内部生态修复层,在石阶的外表面设置外部生态修复面。
内部生态修复层自下而上包括素土层、碎石层、生根海绵和营养土层,营养土层中种植有植物;外部生态修复面由搅拌有自然苔藓的泥浆涂刷在台阶表面后得到。
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本发明所述的石阶及其景观设计方法一定程度上能够恢复自然植被,修复地表景观,生态装饰石阶步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效果将变得更加清楚,且更加易于理解。
图1—本发明所述石阶步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所述内部生态修复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师范大学,未经贵州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95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