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喀斯特景区的石阶步道及其景观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9518.3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9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肖时珍;曹杰;熊康宁;王云;何江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F11/02 | 分类号: | E04F11/02;E04F11/116;A01G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 11388 | 代理人: | 王新发;王红俊 |
地址: | 550001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喀斯特 景区 石阶 步道 及其 景观设计 方法 | ||
1.一种应用于喀斯特景区的石阶步道,包括多层石阶,其特征在于,上层石阶和下层石阶之间的缝隙以及同层石阶的内部缝隙中设置有内部生态修复层,内部生态修复层自下而上包括素土层、碎石层、生根海绵和营养土层,营养土层中种植有植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喀斯特景区的石阶步道,其特征在于,石阶的两侧及正前面设置有外部生态修复面,外部生态修复面由搅拌有自然苔藓的泥浆涂刷在台阶表面后得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喀斯特景区的石阶步道,其特征在于,石阶采用碳酸盐岩石板,在碳酸盐岩石板下铺设有一层碎石。
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喀斯特景区的石阶步道,其特征在于,上层石阶和下层石阶之间的缝隙宽50mm,同层石阶内部缝隙宽2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喀斯特景区的石阶步道,其特征在于,石阶的踏面上设置有防滑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喀斯特景区的石阶步道,其特征在于,石阶步道踏步宽300mm,高100mm,长1500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喀斯特景区的石阶步道,其特征在于,营养土层中的植物选择当地物种,植物物种的数量多样。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喀斯特景区的石阶步道,其特征在于,外部生态修复面由下述方法得到:选取石阶周围可获得黄土,研细加水调至糊状,然后自然苔藓放在泥浆中搅拌均匀,用小刷子均匀地刷在台阶上。
9.一种应用于喀斯特景区的石阶步道景观设计方法,石阶步道由多层石阶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上下层石阶之间的缝隙以及同层石阶的内部缝隙中设置内部生态修复层,在石阶的外表面设置外部生态修复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喀斯特景区的石阶步道景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内部生态修复层自下而上包括素土层、碎石层、生根海绵和营养土层,营养土层中种植有植物;外部生态修复面由搅拌有自然苔藓的泥浆涂刷在台阶表面后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师范大学,未经贵州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951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