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测定茶叶香气成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8162.1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36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杨艳芹;袁海波;江用文;邓余良;尹洪旭;董春旺;俸春红;李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黄平英 |
地址: | 310008***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测定 茶叶 香气 成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测定茶叶香气成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装有待测茶叶样品的称量杯平行放入微池热萃取仪之中,在对应微池上空并排插入吸附管,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持续通入恒定流速的高纯载气对茶叶的香气组分进行萃取;(2)将微池热萃取处理后的样品吸附管热脱附后直接进行GC‑MS检测。本发明首次采用微池热萃取技术结合热脱附与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茶叶香气成分进行提取与分析,样品前处理简单快速,避免了繁琐的预处理过程,无需有机溶剂,环保安全,且样品用量少。本发明建立的茶叶香气成分检测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为茶叶香气成分的提取、分离分析提供一个简单高效、快速且绿色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分析领域,涉及了一种茶叶香气成分的分析方法,具体涉及了一种微池热萃取技术结合热脱附与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快速分析茶叶香气成分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的品质,一般是指茶叶的色、香、味、形与叶底。茶叶作为一种饮料,就饮用需要而言,茶汤的香气和滋味是茶叶品质的核心,其中香气是决定茶叶品质好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也是捕获和培养消费者忠诚度最重要的因素,是决定茶叶价格的重要因子。因此,对茶叶香气成分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香气的分析测定一直是茶叶科研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外的茶叶工作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迄今为止,已从各种茶叶中分离出700多种香气物质,包括醇类、醛类、酮类、酯类、酸类、氮杂环类等十余大类化合物。对香气的研究第一步就是对其进行提取分离,它直接关系到香气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茶叶中的香气物质含量低微、组分复杂、易挥发、不稳定,在提取过程中由于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很容易发生氧化、缩合、聚合、基团转移等复杂的化学反应。
常用的香气提取方法有萃取法(固-液萃取如索氏抽提法,液-液萃取如用Deanstar装置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Method,简称SFE法)、同时蒸馏萃取法(Simultaneous Distillated Extraction Method,简称SDE法)、减压蒸馏萃取法(Vacuum Distillation Extraction Method,简称VDE法)和顶空吸附法(Headspace Absorb Method,简称HAS法)等。目前提取香气物质的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溶剂消耗量大、费时、操作步骤繁琐或提取率不高,提取物不能很好的反映茶样的香气特征,不同的提取方法得到的香气组分数、香气总量以及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等。因此,发展简单、快速、高效、绿色无污染的提取技术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能够同时检测茶叶中80种以上的香气成分。
一种快速测定茶叶香气成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装有待测茶叶样品的称量杯平行放入微池热萃取仪之中,在对应微池上空并排插入吸附管,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持续通入恒定流速的高纯载气对茶叶的香气组分进行萃取;
(2)将微池热萃取处理后的样品吸附管热脱附后直接进行GC-MS检测。(微池热萃取技术(μ-CTE)简单方便,效率高,易操作,配套性强,适用于各种香料和气味物质的测定。它可以同时采集6个样品,并且采集时间短,可加热调控温度范围从室温至250℃,采用独特恒流控制技术,保证空气或其它载气在恒定的流量下通过每一个微池。
本发明采用微池热萃取技术对茶叶香气成分进行提取,简便、快速、绿色无溶剂,富集效率高且基体干扰小,弥补了传统提取方法溶剂消耗量大、费时、操作步骤繁琐或提取率低等缺陷,并且提取的挥发物能很好的反映茶样原本的香气特征。
优选地,微池热萃取处理的温度为40~90℃,时间为5~20min。
进一步优选地,微池热萃取处理的温度为75~85℃,时间为14~16min。
优选地,待测茶叶样品的取样量为0.5~1.5g;进一步优选地,待测茶叶样品的取样量为0.8~1.2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81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含未混合的反应成分的牙科治疗膜
- 下一篇:一种热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