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旋翼防碰撞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7347.0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8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丁子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00 | 分类号: | B64C2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1 | 代理人: | 李炳辉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翼 固定部 活塞杆 套筒 防撞板 弹簧 防碰撞 连接臂 连接臂末端 圆弧形结构 弹性连接 套筒底面 旋转中心 圆心 臂末端 弹簧套 障碍物 重合 触碰 底端 缓冲 伸入 抵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机旋翼防碰撞组件,包括固定于旋翼臂末端的连接臂,连接臂末端设置有防撞板,防撞板为圆弧形结构,其圆心与旋翼的旋转中心重合;连接臂包括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套筒、活塞杆、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活塞杆一端伸入套筒内,活塞杆另一端与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套筒底端与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第一弹簧套设于活塞杆和套筒上、且两端分别抵触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端面上,第二弹簧设置于套筒内,且一端与套筒底面接触,另一端与活塞杆接触;本发明的无人机,将防撞板与旋翼臂之间设置为弹性连接,在无人机触碰障碍物时,能够得到缓冲,从而保护旋翼及旋翼臂不被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旋翼防碰撞组件。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一种处在迅速发展中的新概念设备,其具有机动灵活、反应快速、无人飞行、操作要求低的优点。目前,无人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科研、民用三大领域,具体在电力、通信、气象、农业、海洋、勘探、摄影、巡逻、反恐排爆等领域应用甚广。
由于无人机需要在不同环境中飞行,其损坏的可能性非常大,尤其是旋翼部分,若有一点损坏,就会造成不平衡,导致无人机坠落损坏,所以,为解决该问题,防撞无人机进入了大家的视野。
防撞无人机即在无人机旋翼部分增加一圈防护结构,该防护机构大多是在旋翼外围增加防护圈,使旋翼在防护圈内旋转,以避免旋翼与外界发生碰撞,从而达到防碰撞的目的。
但是,该防护圈一般为刚性结构,所以,在发生碰撞时,如果没有及时转向,则会使整个旋翼臂都受力,这样会使整个旋翼臂损坏,导致无人机坠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刚性连接的防护结构发生碰撞时,会导致整个旋翼臂都受力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旋翼防碰撞组件,包括固定于旋翼臂末端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末端设置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为圆弧形结构,其圆心与所述旋翼的旋转中心重合;
所述连接臂包括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套筒、活塞杆、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活塞杆一端伸入所述套筒内,所述活塞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 所述套筒底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活塞杆和套筒上、且两端分别抵触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端面上,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套筒内,且一端与所述套筒底面接触,另一端与所述活塞杆接触;
所述防撞板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旋翼臂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每个所述旋翼臂末端均设置有三个所述防撞板和连接臂,三个所述连接臂与所述旋翼臂呈十字形分布设置;
所述第二固定部上设置有螺纹通孔,且三个所述连接臂通过螺钉依次穿过所述螺纹通孔与所述旋翼臂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所述防撞板的圆心角为60°-9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防碰撞组件,将防撞板与旋翼臂之间设置为弹性连接,在无人机触碰障碍物时,能够得到缓冲,不会使旋翼臂受力,从而保护旋翼及旋翼臂不被损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无人机主视图。
图2是无人机俯视图。
图3是无人机连接臂结构示意图。
图4是无人机连接臂局部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丁子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丁子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73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保无人机用降落脚架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无人机送快递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