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纳米抗菌PPR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7143.7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4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邱善樟;张杰;王建荣;李晓伟;吴忠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塑企业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2 | 分类号: | F16L9/12;C08L23/06;C08L23/14;C08K9/12;C08K3/08;C08K3/36;C08J3/22;B29C48/09;B29C48/18;B29C48/92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余昌昊 |
地址: | 20170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纳米 抗菌 ppr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高强度纳米抗菌PPR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给水管材领域,包括三层,其中内层为耐热、抗菌聚乙烯层,中间层为增强PPR层,外层为抗老化PPR层,通过三复合挤出机中挤出定型。本申请的管材具有长效广谱抗菌功能,且较传统的PPR管而言,本强度、抗冲击性、抗疲劳性、尺寸稳定性均得到了显著提升,膨胀系数较传统PPR管减少了50%‑60%,强度较传统PPR管提高了50‑7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给水管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强度纳米抗菌PPR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多用的水管为PPR(无规共聚聚丙烯)管,广泛应用于市政供水,PPR管的生产工艺一般为挤出成型工艺,首先加料斗内的PPR原料靠自重进入挤出机,在挤出机料筒内经加热挤压混合,充分塑化后从挤出机口模挤出,进入定型台,定型后的管材经牵引机,通过定长测定,由切割机切断,形成成品。其一般的生产流程为:PPR原料——真空吸送上料——料斗贮存——进料——挤压成型——冷却定型——牵引——切割——检验——入库。
PPR管有着优异的耐腐蚀性、耐热性、保温性能、卫生无毒,可以直接应用于饮用水管,且重量轻,管道内流体阻力小,管壁内壁光滑,流体阻力远低于金属管道。但是,长期使用后,管壁表面会有大量细菌、微生物等滋生并附着,很难通过水的自然压力冲洗干净,这些滋生的细菌、微生物等严重影响了用水的安全性,威胁人们的健康。目前多在管材中添加各种抗菌剂以实现长效的抗菌作用,然而,添加的抗菌剂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由于PPR管本身是化学组成,其是由丙烯单体和少量乙烯单体在加热、加压和催化剂作用下无规共聚获得,乙烯单体随机地分布到丙烯长链中,其中乙烯单体一般控制在3%~5%之间。乙烯含量和乙烯与丙烯的聚合方式决定了PPR管具有冷脆性的特点。具体的,当环境温度较低时,PPR管的韧性降低,表现为脆性。因此,当管材受到外力的冲击或者重压时,会出现直线开裂现象,并且开裂情况是由内管开始,向外管延伸。管材受到一个点的作用力造成开裂后,在瞬间内,这种开裂会沿着管材的轴线方向快速增长,形成快速裂纹增长,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材的寿命。因此,PPR管在许用应力方面,如果想要达到与铝塑复合管相同的耐压力,则需要较厚的管壁。然而,这会降低PPR管的有效流通面积。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PPR管的抗菌性,并同时提高PPR管的物理性能,本申请提出一种高强度纳米抗菌PPR管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强度纳米抗菌PPR管及其制备方法,具有良好的抗菌性,且具有强度高,不易开裂变形,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内容如下:
一种高强度纳米抗菌PPR管,包括三层,其中内层为耐热、抗菌聚乙烯层,中间层为增强PPR层,外层为抗老化PPR层;
所述聚乙烯层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聚乙烯树脂母粒100份、抗菌母粒1-10份;所述抗菌母粒包括聚乙烯树脂40-60份、光稳定剂0.5-2份、聚乙烯蜡2-10份、硅烷偶联剂3-5份、纳米抗菌剂20-40份;
所述增强PPR层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无规共聚聚丙烯树脂母粒100份、增强母粒1-10份;所述增强母粒包括无规共聚聚丙烯树脂母粒40-60份、相容剂1-5份、分散剂5-10份、增强材料10-30份;
所述抗老化PPR层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无规共聚聚丙烯树脂母粒100份、色母粒1-5份、抗老化母粒1-10份;所述抗老化母粒包括无规共聚聚丙烯树脂母粒40-60份、紫外线吸收剂1-5份、白炭黑5-10份、光稳定剂1-5份、增韧剂5-10份、抗氧剂1-5份、分散剂5-1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塑企业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金塑企业集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71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