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流感病毒的有限复制型黏膜免疫疫苗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6348.3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40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晶;刘文军;陈璨;张爽;孙蕾;张瑞丰;范文辉;杨利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4/11 | 分类号: | C07K14/11;C12N15/44;C12N7/00;C12N15/85;A61K39/145;A61P31/16;C12R1/93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何叶喧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流感病毒 有限 复制 黏膜 免疫 疫苗 | ||
1.一种制备流感病毒疫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重组病毒感染MDCK细胞,培养后收集上清,即F1代病毒液;
(2)F1代病毒液感染MDCK细胞,培养后收集上清,即F2代病毒液;
(3)F2代病毒液感染MDCK细胞,培养后收集上清,即F3代病毒液;
(4)将F3代病毒液作为流感病毒疫苗的活性成分;
所述重组病毒为如下(a)或(b):
(a)一种重组病毒,是将流感病毒基因组中编码NS1蛋白的两个氨基酸残基的密码子进行如下突变得到的重组病毒:第38位氨基酸残基的密码子由精氨酸密码子突变为丙氨酸密码子,第41位氨基酸残基的密码子由赖氨酸密码子突变为丙氨酸密码子;
(b)一种重组病毒,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质粒pHH21-PA、质粒pHH21-PB1、质粒pHH21-PB2、质粒pHH21-HA、质粒pHH21-NP、质粒pHH21-NA、质粒pHH21-M、质粒pHH21-NS1R38A/K41A、质粒pcDNA3.0-PA、质粒pcDNA3.0-PB1、质粒pcDNA3.0-PB2和质粒pcDNA3.0-NP共转染离体哺乳动物细胞后进行培养得到的重组病毒;
pHH21-PA为在载体pHH21的多克隆位点插入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的双链DNA分子得到的重组质粒;质粒pHH21-PB1为在载体pHH21的多克隆位点插入序列表的序列4所示的双链DNA分子得到的重组质粒;质粒pHH21-PB2为在载体pHH21的多克隆位点插入序列表的序列5所示的双链DNA分子得到的重组质粒;质粒pHH21-HA为在载体pHH21的多克隆位点插入序列表的序列6所示的双链DNA分子得到的重组质粒;质粒pHH21-NP为在载体pHH21的多克隆位点插入序列表的序列7所示的双链DNA分子得到的重组质粒;质粒pHH21-NA为在载体pHH21的多克隆位点插入序列表的序列8所示的双链DNA分子得到的重组质粒;质粒pHH21-M为在载体pHH21的多克隆位点插入序列表的序列9所示的双链DNA分子得到的重组质粒;质粒pHH21-NS1R38A/K41A为将编码突变蛋白的基因插入载体pHH21的多克隆位点得到的重组质粒;质粒pcDNA3.0-PA为在载体pcDNA3.0的多克隆位点插入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的双链DNA分子得到的重组质粒;质粒pcDNA3.0-PB1为在载体pcDNA3.0的多克隆位点插入序列表的序列4所示的双链DNA分子得到的重组质粒;质粒pcDNA3.0-PB2为在载体pcDNA3.0的多克隆位点插入序列表的序列5所示的双链DNA分子得到的重组质粒;质粒pcDNA3.0-NP为在载体pcDNA3.0的多克隆位点插入序列表的序列7所示的双链DNA分子得到的重组质粒;
所述突变蛋白,是将流感病毒的NS1蛋白进行如下两个氨基酸残基的突变得到的:第38位氨基酸残基由精氨酸突变为丙氨酸,第41位氨基酸残基由赖氨酸突变为丙氨酸。
2.一种制备流感病毒疫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重组病毒感染MDCK细胞,培养后收集上清,即F1代病毒液;
(2)F1代病毒液感染A549细胞,培养后收集上清,即F2代病毒液;
(3)将F2代病毒液作为流感病毒疫苗的活性成分。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流感病毒疫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634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