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5,5,5-三氯-2-甲基-2-戊烯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5204.6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9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胡向平;陈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17/16 | 分类号: | C07C17/16;C07C21/04;C07C21/14;C07C21/17;C07C17/269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郑虹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基 戊烯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5,5,5‑三氯‑2甲基‑2戊烯的合成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以2‑甲基‑3‑丁烯‑2‑醇为反应的起始化合物;在反应体系中加入氢卤酸,通过蒸馏得到中间产物1‑卤代‑3‑甲基‑2‑丁烯;将中间产物与氯仿加入反应釜低温搅拌,再将无机碱分批加入体系;反应温度为0‑40℃,反应时间为2‑10小时;反应中2‑甲基‑3‑丁烯‑2‑醇与氢卤酸的质量比为:0.3‑1:1;氯仿与1‑卤代‑3‑甲基‑2‑丁烯的重量比为1‑10:1,无机碱与1‑卤代‑3‑甲基‑2‑丁烯的重量比为0.1‑2.0:1。本发明反应收率较高,环境污染程度较低,且降低了设备的腐蚀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5,5,5-三氯-2-甲基-2戊烯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生产5,5,5-三氯-2-甲基-2-戊烯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DE2616528A1通过2-甲基-3-丁烯-2-醇与氯仿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反应得到78%收率;2.Jpn.Kokai Tokkyokoho,52000207,05Jan 1977 3-氯-3-甲基-丁烯与溴三氯甲烷反应。上述两种方法均存在反应成本高,环境污染高,设备腐蚀严重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5,5,5-三氯-2-甲基-2-戊烯的合成方法,其反应原料简单易得,广泛应用于市场,成本低,对环境污染较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5,5,5-三氯-2-甲基-2-戊烯的合成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以2-甲基-3-丁烯-2-醇为反应的起始化合物;在反应体系中加入氢卤酸,通过蒸馏得到中间产物1-卤代-3-甲基-2-丁烯;将中间产物与氯仿加入反应釜低温搅拌,再将无机碱分批加入体系;反应温度为0-40℃,反应时间为2-10小时;反应中2-甲基-3-丁烯-2-醇与氢卤酸的质量比为:0.3-1:1;氯仿与1-卤代-3-甲基-2-丁烯的重量比为1-10:1,无机碱与1-卤代-3-甲基-2-丁烯的重量比为0.1-2.0:1;
反应方程式为:
所述氢卤酸为氯化氢、溴化氢、碘化氢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1-卤代-3-甲基-2-丁烯;具体为1-氯-3-甲基-2-丁烯、1-溴-3-甲基-2-丁烯、1-碘-3-甲基-2-丁烯的一种;
所述碱为氢化钠、碳酸钾、氢氧化钠、叔丁醇钾、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反应体系中溶剂为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乙二醇二甲醚、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中的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中氯仿与1-卤代-3-甲基-2-丁烯的重量比优选1-3:1,无机碱与1-卤代-3-甲基-2-丁烯的重量比优选为0.3-1.5:1。
本发明反应是典型的亲核取代反应,伴随发生的水解反应的发生,为了提高亲核取代反应的收率,就必须提高亲核取代的选择性,降低水解反应发生的程度,通过研究发现,反应中加入中间产物卤代烃浓度越小,反应的结果越好。采用卤代烃往氯仿中滴加的方法,可以保证卤代烃的浓度在体系中保持较低的程度,采用滴加的工艺还可以降低氯仿的用量,氯仿的用量是1-卤代-3-甲基-2-丁烯的1-3倍。
另外,在该反应体系中生成的水,与卤代烃在碱性条件可发生水解反应,应加入一种除水剂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经实验发现氧化钙、氯化钙的效果最好。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条件下反应,不但可以提高反应的化学收率,而且可以降低氯仿的用量,在工艺上可以缩小设备的大小,减少能耗,减低氯仿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减低了无用副产物的产生,还有可以降低设备的腐蚀程度,延长设备的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52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