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不锈钢效果的PPR管材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66099.X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6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程东红;陈文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水博士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4 | 分类号: | C08L23/14;C08L51/04;C08L51/00;C08L23/12;C08K9/04;C08K3/08;C08K5/134;C08K5/372;D06M13/513;D06M13/503;B29B9/06;B29C48/92;D06M101/20 |
代理公司: | 苏州知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99 | 代理人: | 张锦波 |
地址: | 2151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不锈钢 效果 ppr 管材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不锈钢效果的PPR管材的制备方法,具体是:准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PPR 100份,不锈钢粉15‑30份,酸性分散剂5‑10份,碱性分散剂2‑6份,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5‑10份,聚丙烯纤维8‑15份,偶联剂1‑3份,抗氧剂1.3‑3份;将弱酸性偶联剂溶液分布于聚丙烯纤维表面;将酸性分散剂溶液分布于不锈钢粉表面,再将不锈钢粉加入碱性分散剂溶液;将PPR、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抗氧剂搅拌混合的同时喷入改性不锈钢粉混合液得到预混原料;将预混原料和改性聚丙烯纤维加入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得PPR管材。本发明制备的PPR管材具有均匀的不锈钢效果,低温韧性好,无脆化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不锈钢效果的PPR管材的制备方法,属于PPR管的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PPR又叫无规共聚聚丙烯,采用无规共聚聚丙烯挤出成为管材,管材注塑成为管件,PPR管件产品与传统的铸铁管、镀锌钢管、水泥管等管道相比,具有节能节材、环保无毒、耐热耐压、轻质高强、耐腐蚀、不结垢、抗冲击和抗蠕变性能好、安装方便、连接牢固、使用寿命长、物料可回收利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给排水、城市燃气、电力和光缆护套、工业流体输送、农业灌溉等建筑业、市政、工业和农业领域。
但是PPR管件存在低温韧性差的致命缺点,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韧性急剧下降,表现为脆性,当管材受到外力的冲击或者重压时,会出现直线开裂现象,这种开裂会沿着管材的轴线方向快速增长,容易造成管道的爆裂;另一方面,很多PPR管件裸露在建筑表面,而现有的PPR管件均为普通的塑料效果,效果单一,影响美观。但是,目前在PPR管件制造领域,尚无一种低温韧性好且具有不锈钢效果的PPR管材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PPR管材低温韧性差、视觉效果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不锈钢效果的PPR管材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不锈钢效果的PPR管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准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PPR 100份,不锈钢粉80-120份,酸性分散剂5-10份,碱性分散剂2-6份,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5-10份,聚丙烯纤维8-15份,偶联剂1-3份,抗氧剂1.3-3份;
配制酸性分散剂溶液和碱性分散剂溶液;
配制偶联剂溶液,优选为将其PH值调为4-5之间;
将偶联剂溶液分布于聚丙烯纤维表面,烘干,冷却,得改性聚丙烯纤维;
将酸性分散剂溶液分布于不锈钢粉表面,然后将吸附有酸性分散剂的不锈钢粉加入碱性分散剂溶液,得改性不锈钢粉混合液;
将PPR、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抗氧剂搅拌混合的同时喷入改性不锈钢粉混合液,烘干,冷却,得到预混原料;
将预混原料和改性聚丙烯纤维加入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得PPR管材。
优选地,所述酸性分散剂为十二烷酸、软脂酸、硬脂酸、十四酸、十八碳四烯酸、十八碳三烯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碱性分散剂为辛胺、月桂胺、油胺、十八胺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的接枝率为0.5%-5%,所述聚丙烯纤维的抗拉强度≥450Mpa。
优选地,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或钛酸酯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硅烷偶联剂的通式为YSiX3,X为氯基、甲氧基、乙氧基或乙酰氧基,Y含有乙烯基、氨基、环氧基或巯基;所述钛酸酯偶联剂为单烷氧基型钛酸酯偶联剂、螯合型钛酸酯偶联剂、配位体型钛酸酯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水博士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水博士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60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