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教学楼无人环境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5208.6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2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飞;王辉;赵睿;张钟允;杨洁;周年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B25J9/16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张福敏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教学楼 无人 环境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办公自动化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教学楼环境卫生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教学设施的不断完善,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也在不断提高,为保障教学楼环境优良,在管理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传统的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效率低且存在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由管理人员的微小疏忽导致的事故屡见不鲜。
因此,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用于教学楼环境管理的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可节约人力物力的教学楼无人环境管理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教学楼无人环境管理系统,包括多个终端机器人,以及与终端机器人通讯连接的控制平台;所述终端机器人上设置有:监测模块,用于对教学楼内的教室、公共区域进行环境监测;电源模块,用于为整个终端机器人提供电源,并对电量状态进行监测;垃圾清理模块,用于对教室、公共区域内的灰尘和垃圾进行清除,并监测垃圾清理模块的装载状态;位置感应模块,用于接收设置在教学楼内定位器的位置信号;第一数据交互模块,用于将环境监测数据、电源余量状态数据、装载状态数据和位置信号数据传输至控制平台,接收控制平台下发的清理指令、充电指令和返回指令;运动模块,用于执行清理指令、充电指令和返回指令,使终端机器人上下楼及在地面上行走;所述控制平台包括:第二数据交互模块,用于接收环境监测数据、电源余量状态数据、装载状态数据和位置信号数据,并发送清理指令、充电指令和返回指令至第一数据交互模块;充电模块,用于当电源余量不足时,为终端机器人提供外部电源补充;清洁模块,用于当终端机器人返回后,对垃圾清理模块内的垃圾进行取出、分类,并对垃圾清理模块进行清理。
优选地,所述垃圾清理模块的结构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垃圾收纳盒的腔室,所述垃圾收纳盒内设置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用于对垃圾收纳盒的装载状态进行监测;所述箱体的侧部设置有除尘装置,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地面清洁器。
优选地,所述运动模块的结构为:包括感应传感器、麦克纳姆轮以及与麦克纳姆轮连接的伸缩腿,所述伸缩腿与箱体的底部连接;所述感应传感器用于对外部障碍物进行监测,所述麦克纳姆轮用于使终端机器人在水平面任意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清洁模块包括:垃圾分类窗口、真空除尘室清洁窗口、磁性伸缩杆、机械臂、终端开盖装置和控制器;所述磁性伸缩杆、机械臂、终端开盖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与第二数据交互模块连接;所述终端开盖装置用于打开箱体与垃圾收纳盒之间的盖板,所述机械臂用于将垃圾收纳盒从箱体中取出后、放入垃圾分类窗口;所述磁性伸缩杆用于装卸除尘装置,并将卸载后的除尘装置放入真空除尘室清洁窗口内进行清洁。
优选地,所述充电模块22包括:太阳能充电设备和无线充电装置,所述太阳能充电设备和无线充电装置电连接;所述麦克纳姆轮162由9个纺锤形轮毂斜45°组成;所述除尘装置包括:雾化器和真空除尘腔室,真空除尘腔室连接有变频扇,灰尘等颗粒物质在真空腔内负压作用下进入真空腔内,并使之聚沉;所述真空除尘室清洁窗口内设置有:高频振动发生器和水分子加速器;所述垃圾分类窗口包括:指向性超声波发生器和视觉计算密度识别装置。
优选地,所述监测模块包括:红外线测温仪、温湿度传感器、PM检测仪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通过控制平台与终端机器人的信息交互,实现了对教学楼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对垃圾进行分类与自清洁过程可以充分利用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工作质量稳定可靠,大大减少清洁管理人员的投入,高效率、稳定的实现了无人化管理。实用性极强。
2、本发明中,通过充电模块和电源模块,实现了对终端机器人电量的监控和管理,并利用太阳能充电设备对终端机器人进行充电,实现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教学楼无人环境管理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教学楼无人环境管理系统中终端机器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教学楼无人环境管理系统中垃圾收纳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教学楼无人环境管理系统中清洁模块和充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未经常州大学怀德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52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