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电子器件表面耐酸涂层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3472.6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0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太;李飞;张小龙;苗润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1/00 | 分类号: | C09D1/00;C09D7/61;C09D7/63;C09D7/65;C09D7/20;C09D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电子器件 持续搅拌 耐酸涂层 无水乙醇 粉石英 钛白粉 涂料 配方 氯化钠 耐酸 表面形成 均匀状态 去离子水 散热作用 原料组成 重量份数 组分混合 研磨 丙二醇 分散剂 搅拌罐 增稠剂 白粉 乳液 微孔 无水 制备 调和 溶解 流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电子器件表面耐酸涂层配方,按照重量份数由如下原料组成:多孔粉石英20‑30份、钛白粉10‑20份、去离子水30‑40份、丙二醇4‑6份、氯化钠2‑4份、乳液5‑7份、分散剂2‑4份、增稠剂2‑4份、无水乙醇30‑40份;将多孔粉石英和钛白粉加强热后进行研磨得到涂料用白粉,利用搅拌罐搅拌和调和,持续搅拌至组分全部分散并且再次持续搅拌得到涂料用基料,进而搅拌直至所有组分混合呈均匀状态,之后加入无水乙醇搅拌,直至全部溶解,形成稳定的无水结构,更好促进涂层组分的流动,能够在微电子器件表面形成均匀的厚度,具有良好的微孔,在具有耐酸结构的同时还能够起到一定的散热作用,具有多功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电子器件表面耐酸涂层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电子技术是现代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同时也是基础性产业,在现代的各行各业中都被广泛应用。特别是随着集成化技术的发展,微电子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而在发展的过程中,电路的设计也日益复杂。
在微电子器件的生产、储存、运输乃至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过于紧密,时刻面临着被腐蚀的风险,因此,为了保护微电子器件的完善性,需要及时的进行防护。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来进行防护:第一种方法是采用密封封装的方法来保存微电子产品,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形成完善的保护,对微电子器件的保护比较好,但是也存在着很明显的缺陷,那就是操作复杂,加工时间长,而且不能再整个微电子产品的寿命期进行有效的防护;第二中方法是在微电子器件外表面上涂抹上化学涂层进行防护,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快速的完成对电子器件的保护,但是在现有的技术手段中,涂层方法进行防护却主要的缺陷在于,涂层不能快速干燥,特别在使用涂层时容易对微电子器件本身造成一定的损伤,其次是涂层在使用的过程中厚度不均匀,需要人为的控制涂层的厚度,进一步的就是涂层往往功能性差,只具备单一的耐酸作用,而阻碍了微电子器件本身的散热等。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电子器件表面耐酸涂层配方,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由如下原料组成:
多孔粉石英20-30份、钛白粉10-20份、去离子水30-40份、丙二醇4-6份、氯化钠2-4份、乳液5-7份、分散剂2-4份、增稠剂2-4份、无水乙醇30-40份。
优选的是,按照重量份数由如下原料组成:
多孔粉石英25份、钛白粉15份、去离子水35份、丙二醇5份、氯化钠3份、乳液6份、分散剂3份、分散剂2份、增稠剂3份、无水乙醇35份。
优选的是,所述分散剂采用硬脂酸单甘油酯。
优选的是,所述增稠剂采用羟乙基纤维素和甲基羟乙基纤维素等质量比混合而成。
另外,本发明还设计了一种微电子器件表面耐酸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基质研磨:将多孔粉石英和钛白粉按照质量比放入沸腾炉中加强热,之后将其放入砂磨机中进行研磨,并将研磨好的白粉过600目筛进行筛选得到涂料用白粉;
(2)配料的混合:利用搅拌罐,在200r/min的转速搅拌下,依次按照质量比加入丙二醇、氯化钠和分散剂,并加入去离子水进行调和,之后提高搅拌速度至400-500r/min,持续搅拌20-40min至组分全部分散;
(3)基料的配置,利用搅拌罐,在400r/min的搅拌速度下,依次逐次加入乳液和增稠剂,并且每加入一种原料组分后搅拌5-10min,最后持续搅拌10-30min得到涂料用基料;
(4)涂料的混合成型,将步骤(1)、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基质、配料和基料均放入搅拌罐内,在400r/min的搅拌速度下搅拌10-15min直至所有组分混合呈均匀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34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钒锆蓝陶瓷色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飞机蒙皮的纳米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