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硒基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60122.4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8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纪顺俊;刘欢;汪顺义;方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09/30 | 分类号: | C07D209/3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杨慧林;冯瑞 |
地址: | 2151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吲哚 化合物 合成 方法 | ||
1.一种3-硒基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式(I)所示的异腈化合物、式(II)所示的单质硒、式(III)所示的吲哚类化合物和式(IV)所示的二级胺化合物在碱的作用下,以有机溶剂为反应介质,在空气氛围下于25-70℃下进行反应,得到式(V)所示的3-硒基吲哚类化合物,其中,反应路线如下:
其中,
R1选自硝基、氰基、乙酰基、酰胺基、烷基、烷氧基、酯基、三氟甲基或卤素;
R2选自氢、苯基、取代苯基或烷基;
R3、R4和R5独立地选自氢、苯基、烷基、氰基、硝基、酯基、烷氧基或卤素;
式(IV)所示的二级胺化合物选自非环状脂肪族二级胺、环状脂肪族二级胺或芳香族二级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硒基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所示的异腈化合物、式(II)所示的单质硒、式(III)所示的吲哚类化合物和式(IV)所示的二级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3:1-3: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硒基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时使用催化剂,所述催化剂为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所述催化剂与式(I)所示的异腈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05-0.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硒基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为无机碱和/或有机碱,所述无机碱为碳酸铯、碳酸钾、叔丁醇钠或磷酸钾,所述有机碱为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硒基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R1选自C1-C4烷基、C1-C4烷氧基、硝基、氰基、乙酰基、酰胺基、酯基或卤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硒基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R2选自C1-C5烷基取代的苯基、C1-C5烷氧基取代的苯基、卤素取代的苯基或C1-C4烷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硒基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R3、R4和R5独立地选自氢、苯基、C1-C4烷基、C1-C5烷氧基、氰基、硝基、酯基或卤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硒基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所示的异腈化合物为3-硝基苯基异腈、4-硝基苯基异腈、4-氰基苯基异腈、N,N-二乙基-4-异氰基苯甲酰胺、4-乙酰基苯基异腈、4-异氰基苯甲酸乙酯、4-三氟甲基苯基异腈、4-溴苯基异腈、4-氯苯基异腈、2-溴苯基异腈、2,6-二甲基苯基异腈、3,5-二甲基苯基异腈或4-甲氧基苯基异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硒基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II)所示的吲哚类化合物为吲哚、2-苯基-1-氢吲哚、2-甲基-1-氢吲哚、4-甲基-1-氢吲哚、5-甲基-1-氢吲哚、6-甲基-1-氢吲哚、7-甲基-1-氢吲哚、5-甲氧基-1-氢吲哚、4-吲哚甲酸甲酯、5-硝基-1-氢吲哚、6-氰基-1-氢吲哚、5-氟-1-氢吲哚、5-溴-1-氢吲哚或5-碘-1-氢吲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硒基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V)所示的二级胺化合物为二乙基胺、二正丙基胺、二正丁基胺、二异丙基胺、二苄基胺、3-甲胺基丙腈、N-甲基烯丙基胺、四氢吡咯、吗啡啉、1,2,3,4-四氢异喹啉、N-乙基-2-甲基苯胺或吲哚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012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罗考昔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头戴灯生产用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