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横列式复合推力高速直升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6517.7 | 申请日: | 2017-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5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黄水林;刘平安;罗骏;王保兵;苏兵兵;吴令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27/26 | 分类号: | B64C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33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横列 复合 推力 高速 直升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横列式复合推力高速直升机,其机包括:机身,对称布置于所述机身两侧的机翼,设置于机身尾部的尾翼,所述尾翼包括用于提供起俯仰安定作用的平尾及用于提供偏航方向运动垂尾;设置于所述机翼两侧端部的发动机,以及设置于发动机上方且横向设置的旋翼和布置于发动机后方靠近所述尾翼的方向的变距螺旋桨,且所述变距螺旋桨轴线与机身轴线平行。本发明的横列式复合推力高速直升机在高速时充分利用了刚性旋翼的前行桨叶,减少了旋翼间的气动干扰;V型布局可以增加飞行稳定性;刚性桨叶特性有效地减小了前飞时旋翼/机翼干扰,两旋翼小的横向间距大大降低了机翼的刚度和重量;推进桨设置在旋翼下方,简化了传动系统,节省了机身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升机气动布局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横列式复合推力高速直升机。
背景技术
高速直升机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复合式直升机,在常规直升机构型基础上,通过设置推进装置和机翼,前飞时为旋翼卸载,改变常规直升机升力和前飞动力均依赖旋翼的飞行原理,如X2直升机。另一类是所谓的转换式直升机,即在悬停和垂直飞行状态以直升机模式飞行,前飞时以飞机模式飞行,实现高速度。这类转换式直升机主要是倾转旋翼机和停转旋翼飞行器,如V22直升机。
但是倾转旋翼机的悬停性能以及机动性明显不如复合式直升机及传统构型直升机,且倾转旋翼机自转下降率过大,难于实现自转着陆。而X2直升机保留悬停能力的同时可将飞行速度提高到460km/h,但X2直升机采用了共轴式的刚性双旋翼,操纵机构比较复杂,且两旋翼轴向间距较小,无论是悬停还是前飞状态,两刚性旋翼之间都存在较大的气动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横列式复合推力高速直升机,用于解决上述任一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横列式复合推力高速直升机,其包括:
机身;
对称布置于所述机身两侧的机翼;
设置于机身尾部的尾翼,所述尾翼包括用于提供起俯仰安定作用的平尾及用于提供偏航方向运动垂尾;
设置于所述机翼两侧端部的发动机;以及还包括
旋翼,所述旋翼设置于发动机上方且横向设置;
变距螺旋桨,变距螺旋桨布置于发动机后方靠近所述尾翼的方向,且所述变距螺旋桨轴线与机身轴线平行。
在本发明优选方案中,上方的两旋翼与机翼为非平行状态使得两旋翼所在平面具有一定夹角,且两旋翼的叶片尖部具有交叉。
在本发明优选方案中,交叉设置的旋翼通过连接轴同步旋转,且两旋翼旋转方向相反。
在本发明优选方案中,所述旋翼为刚性旋翼。
在本发明优选方案中,所述尾翼包括两垂尾,两垂尾分别设置于平尾的两端以构成H型尾翼,所述机身固定于平尾中部。
在本发明优选方案中,所述平尾及垂尾均带有可偏转舵面,用于控制飞机俯仰及偏航。
在本发明优选方案中,所述发动机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旋翼旋转的第一发动机和用于控制所述变距螺旋桨旋转的第二发动机。
在本发明优选方案中,所述旋翼的直径大于所述变距螺旋桨的直径。
在本发明优选方案中,所述旋翼与所述变距螺旋桨在旋转过程中未交叉。
在本发明优选方案中,所述设置于两发动机后方的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65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