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问答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9343.1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8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晶晶;王矩;孙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332 | 分类号: | G06F16/332;G06F16/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铸成律师事务所 11313 | 代理人: | 由元;武晨燕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问答 方法 装置 终端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问答方法,包括:提取用户提问时问题的关键信息;根据问题的关键信息建立问题主干,并根据问题主干进行对话引导,得到核心问题检索式;根据核心问题检索式在问答库中查询相匹配的答案。实现了答案匹配和对话理解的结合,用户可以平滑的在这两种形态中进行切换,避免了在问答过程中建立多条业务逻辑和问答意图逻辑,用户即可方便的从多种路径去问同一问题,每个问题点无需建立精确的意图,减少开发者工作量,提高问答效率和问答准确率。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智能问答装置、一种智能问答终端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智能问答方法,还涉及一种智能问答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由于企业非常看重人力成本、工作效率和客户体验,因此,近年来,大多数企业都已经或正在考虑在自己的网站、APP、营业厅等处引入人机交互的智能客服或智能问答产品,帮助人工客服解答通用型问题,从而替代客服环节的部分重复劳动,由于智能问答产品可以帮助企业显著降低人力成本,因此问答类需求一直是企业经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刚需。目前,智能问答已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尤其是对咨询量较大的金融、电信、政务、电商领域。
目前,现有的智能问答产品主要有两方面功能:在初级形态中,即先索引问答资源,使用语义检索技术“匹配”出与用户需求“近似”的问答资源,初级形态的智能问答方法无法与对话管理相结合;在高级形态中,通过对话理解NLU(自然语言理解NaturalLanguage Understanding)与对话管理相结合,将语言理解为“意图+词槽”的形式,并通过后继技术进行精确的答案生成。开发者对智能问答产品的需求通常是:先通过上述初级形态即答案匹配来满足基本需求,之后,从答案匹配中挑选出部分高频问答需求,通过高级形态即对话理解中的对话管理来提供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然而,利用语义检索技术时,由于用户在提问时,有多种提问思路,但是最终的问题是一致的,现有的问答系统首先提取用户在提问时的关键信息点,建立多条业务逻辑,之后,在问答资源库中匹配最接近的问答资源,得到的问答资源还并不能直接得到精确问题,之后,根据关键信息点和最接近的问答资源建立多条问答意图逻辑,通过问答意图逻辑检索得到最接近的问答意图,得到精确问题。上述过程中,建立多条业务逻辑和问答意图逻辑可能会有上千上万个,需要大量数据进行训练学习,不仅耗时,成本也很高。
因此,如何高效快速的提供精确问答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问答方法、智能问答装置、智能问答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以上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问答方法,包括:
提取用户提问时问题的关键信息;
根据所述问题的关键信息建立问题主干,并根据所述问题主干进行对话引导,得到核心问题检索式;
根据所述核心问题检索式在问答库中查询相匹配的答案。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核心问题检索式在问答库中查询相匹配的答案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问答库按照问答模型进行分类,得到多个功能问答库。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核心问题检索式在问答库中查询相匹配的答案包括:
根据所述核心问题检索式查询相匹配的所述功能问答库,并在所述功能问答库中查询相匹配的答案。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提取用户提问时问题的关键信息,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93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学习行为采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网站维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