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路差分多模卫星导航定位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8657.X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7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艳;姜锐;徐岩;汪沛;臧英;罗锡文;孔令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9/47 | 分类号: | G01S19/47;H04B7/185;H04W12/10;H04W88/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郑永泉;林伟斌 |
地址: | 51063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路差分多模 卫星 导航 定位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差分多模卫星导航定位方法及装置,主机通信校验终端接收基准站发送的差分信息并生成校验码后,将差分信息和校验码发送至从机通信校验终端,从机通信校验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差分信息和校验码对差分信息进行完整性校验,移动站根据接收到的校验结果决定是否发送确认信息至主机通信校验终端,主机通信校验终端根据是否接收到确认信息保持当前通信模式或切换通信模式,最后移动站计算定位信息并发送至基准站。通过预先对差分信息的完整性校验确定采用哪种通信方式,确保差分信息数据不漏包,提高定位的精度,适用于多路差分多模卫星导航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GNSS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路差分多模卫星导航定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高精度的GNSS测量必须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RTK(Real-Time Kinematic)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但RTK技术在应用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有效作用距离受差分通信链路限制。GNSS误差的空间相关性随参考站和移动站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失去线性,因此在较长距离下(单频10km,双频30km),对差分信号传输的通信链路提出了较高要求。
现有技术中,差分信号传输的通信链路通常采用两种方式:无线电台和移动网络通信。
传统差分信号传输大多依靠无线电台,无线电台的传输距离限制使得传统的RTK的作业距离都非常有限。要提高传输距离,必须加大无线电台的功率,功率的增加势必导致设备体积和质量的增加,但体积质量较大的无线电台也难以应用于微小型无人机上,因此体积小质量轻的高精度定位系统急需提出。
RTK技术的关键在于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RTK定位时要求基准站接收机实时地把观测数据(伪距观测值,相位观测值)及已知数据传输给流动站接收机,数据量比较大,一般都要求9600以上的波特率,这在无线电台上不难实现。但是使用电台作为传输数据链时需要参考站与移动站之间无明显障碍物,且有效传输距离有限,采用超大功率电台时的有效传输距离只在8km左右,而且质量体积也很大,对于大型农场或者大型矿场的位置采集带来诸多问题。
常见2G无线通讯协议有GSM频分多址和码分多址两种,传输速度慢。3G网络是第三代无线蜂窝电话通讯协议,主要是在2G的基础上发展了高带宽的数据通信。3G一般的数据通信带宽都在500Kb/s以上。目前3G常用的有3种标准:WCDMA、CDMA2000、TD-SCDMA,传速速度相对较快,可以很好的满足手机上网等需求。4G网络是指第四代无线蜂窝电话通讯协议,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截至2016年1月,中国移动在全国广大农村区域共建设基站105.2万个,占全网基站总数的39%.其中,2G基站数48.1万个,实现了对59.2万个行政村的覆盖,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9%;4G基站数40.9万个,实现了约40万个行政村的覆盖,行政村覆盖率达到65%。现在利用网络通信作为RTK这种高精度定位方法的差分数据链可以大大提高RTK的工作效益。
如申请号为CN201110455887.X的一种通过3G网络远程控制RTK系统的方法、装置及系统,采用了WCDMA(3G)通信方式,极大地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但是,3G网络据报道多数地区使用存在连接不稳定现象,采用3G网络作为差分GNSS的差分数据链,会导致差分GNSS的定位效率以及定位精度较低。此外,在载有GNSS定位系统的运动载体高速运动中,尤其是高精度差分GNSS定位刷新率较低,难以满足高速载体对定位刷新率的要求。
两种差分信息传输的通信链路各有优缺点,无线电台不需要额外的信道使用费用,但其体积和质量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而增大,难以在微型无人机上使用;移动网络通信方式可以满足远距离的通信需求,但需要支付信道使用费,且数据传输质量存在不确定性,且易出现延迟。要提高通信链路的信号传输质量和可靠性,需要新的差分信息传输方式辅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86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1S 无线电定向;无线电导航;采用无线电波测距或测速;采用无线电波的反射或再辐射的定位或存在检测;采用其他波的类似装置
G01S19-00 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利用这种系统传输的信号确定位置、速度或姿态
G01S19-01 .传输时间戳信息的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例如,GPS [全球定位系统]、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或GALILEO
G01S19-38 .利用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传输的信号来确定导航方案
G01S19-39 ..传输带有时间戳信息的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例如GPS [全球定位系统], GLONASS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或GALILEO
G01S19-40 ...校正位置、速度或姿态
G01S19-42 ...确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