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层层自组装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245227.2 | 申请日: | 2017-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9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本;叶婷婷;贺川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L27/40 | 分类号: | A61L27/40;A61L27/16;A61L27/20;A61L27/50;A61L27/54;A61L27/6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郑海峰 |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层层 组装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层层自组装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凝胶材料溶液铺展到基底上,将其凝固成固态;
2)在铺有凝胶材料的基底上,铺加与凝胶材料所带电性相反的离子聚合物溶液,待其吸附于基底,吸去未反应溶液;再铺加与前述离子聚合物溶液电性相反的离子聚合物溶液,待其吸附于自组装层,吸去未反应溶液;
3)循环操作步骤2)直至所需层数;
4)在自组装层上滴加带电的治疗药物溶液,待吸附于自组装层后,吸去未反应溶液,再铺加与药物电性相反的离子聚合物溶液,待材料吸附于自组装层后,吸去未反应溶液;
5)循环操作步骤4)至所需层数;
6)将铺于基底的凝胶材料转为液态,直接于凝胶材料上取出自组装薄膜;
所述的离子聚合物溶液铺加方式为滴加、灌注或浸润,时间为20秒~3分钟,所述吸去未反应溶液的方式为负压吸引器抽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层自组装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凝胶材料为明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层自组装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阳离子聚合物为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聚丙烯胺盐酸盐、聚乙烯吡咯烷酮、壳聚糖、聚赖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离子聚合物溶液的浓度为1~10 g/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层自组装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离子聚合物为聚苯乙烯磺酸盐、糖胺聚糖、明胶中的一种或多种,离子聚合物溶液的浓度为1~10g/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层自组装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或所述的步骤5)中循环操作次数为5-100次循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层自组装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的带电性的治疗药物为蛋白、多肽、抗体、核酸、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其衍生物和载有药物的脂质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层层自组装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层自组装膜的总厚度为100~20000 nm。
8.权利要求7所述层层自组装薄膜作为创面敷料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522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