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座位调节器的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31741.0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6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金泽卓弥 | 申请(专利权)人: | TF金属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16 | 分类号: | B60N2/16;B60N2/2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赵培训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位 调节器 制动 装置 | ||
一种制动装置包括:制动机构,该制动机构包括:输出轴,该输出轴有固定于其上的驱动齿轮;制动器壳体,该制动器壳体中具有柱形制动表面,并同轴地布置在输出轴中;两对夹持部件,这两对夹持部件可运动且并排地安装在制动器壳体中,这样,各对成对的两个夹持部件在它们之间布置输出轴的扩大操作部分和两个弹簧,这两个弹簧偏压各对夹持部件中的两个夹持部件,以使得这两个夹持部件枢轴转动彼此远离,其中各夹持部件具有外部夹持表面,该外部夹持表面与柱形制动表面可滑动地接触,并包括较大和较小的夹持表面区域,该较大和较小的夹持表面区域通过凹口而彼此间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一种车辆座位调节器的制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在手动式座位调节器中的制动装置,该手动式座位调节器包括:座位升降器机构,用于手动调节座位部分的高度;和/或座位靠背倾斜机构,用于手动调节座位靠背相对于座位部分的角度。
背景技术
用于手动式座位调节器的一些上述制动装置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Tokuhyo)2002-511035和德国专利19807790中示出。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Tokuhyo)2002-511035中的制动装置大致包括:输出轴,该输出轴沿正常方向和反向方向而绕它的轴线旋转,用于驱动座位升降器机构或座位靠背倾斜机构;制动机构,该制动机构在驱动操作杆采取空档位置时利用制动力来保持输出轴;以及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在驱动操作杆转向正常方向或反向方向时使得输出轴沿正常方向或反向方向旋转,同时释放制动力。制动机构和驱动机构同轴地设置。
制动机构包括作为主要元件的下述部件:杯形制动器壳体,该杯形制动器壳体具有内部柱形壁,该内部柱形壁作为制动表面;一对半圆形夹持部件,该对半圆形夹持部件以相互面对的方式可旋转地接收在制动器壳体中;以及轴部件,该轴部件布置在确定于该对半圆形夹持部件之间的空间中。也就是,由于在制动器壳体的制动表面和两个夹持部件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从而保持制动状态。
轴部件与驱动侧小齿轮形成一体,该驱动侧小齿轮与例如座位升降器机构的从动侧齿轮啮合。两个夹持部件各自有外围表面,该外围表面包括:夹持表面,该夹持表面与制动器壳体的制动表面可滑动地结合;以及支承表面,该支承表面从所述夹持表面成台阶形向下设置。也就是,各夹持部件的外周表面不是简单的柱形表面。
当在上述制动装置设置于座位升降器机构中的情况下,异常高的振动施加给小齿轮时(例如由于车辆碰撞等),用于将夹持部件压靠在制动器壳体的制动表面上的负载或作用力立即增加,从而使得制动器壳体的制动表面被夹持部件的夹持表面破坏。更具体地说,由于制动器壳体的制动表面的破裂,夹具的夹持表面由制动表面捕获,同时,由于制动器壳体的不可避免的变形,夹持部件的抗旋转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夹持部件的支承表面与制动器壳体的制动表面接触,从而减少夹持表面由制动表面捕获的量,并限制制动器壳体变形的量。通过该操作,制动装置防止它整个破裂。
发明内容
不过,在上述制动装置中,当由于车辆碰撞等而接收异常大的力时,制动器壳体变形,同时使得它的制动表面破裂,因此,由于反向施加在小齿轮上的负载的作用,轴部件的小齿轮的变形(即,旋转角度位移)将非常大,这是不希望的。
而且,对于在正常负载使用下操作的负载,制动器壳体进行变形,同时使它的制动表面弹性变形,因此,对于施加在小齿轮上的负载,轴部件的小齿轮的变形(即,旋转角度位移)变大,这将引起座位高度位置的不希望变化。
为了硬化制动器壳体的制动表面,本发明人对制动表面进行淬火。不过,结果表明,夹持装置不能与制动器壳体的制动表面合适结合,从而使得制动力降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座位调节器的制动装置,它没有上述缺点。
也就是,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座位调节器的制动装置,它能够减小小齿轮相对于施加在该小齿轮上的载荷的变形(即,旋转角度位移)以及增加制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F金属株式会社,未经TF金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17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