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亚砜类催化剂及其选择性制备亚砜类化合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27148.9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3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胡玉林;谭津;姚楠;马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02 | 分类号: | B01J31/02;B01J31/30;C07C315/02;C07C317/14;C07C317/04;B01J31/2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亚砜 催化剂 及其 选择性 化合物 方法 | ||
1.一种亚砜类催化剂在硫醚选择性氧化成亚砜类化合物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亚砜类催化剂为纳米二氧化硅负载型咪唑离子液体,其结构式如下:所述的阴离子anion为离子盐化合物,具体为FeCl3Br、CuCl2Br、CuClBr、CoCl2Br中的任意一种,即,所述的催化剂为nano-SiO2@IL[Br]、nano-SiO2@IL[FeCl3Br]、nano-SiO2@IL[CuCl2Br]、nano-SiO2@IL[CuClBr]或nano-SiO2@IL[CoCl2Br]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亚砜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咪唑和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溶剂中90-110℃反应20-30小时,加入三乙胺继续反应2-4小时,回收溶剂、干燥得中间体1;
(2)中间体1与1-溴丁烷在溶剂中80-110℃反应8-14小时,回收溶剂、干燥得中间体2;
(3)中间体2与纳米二氧化硅在溶剂中90-110℃反应20-30小时,过滤,干燥得离子液体3;
(4)离子液体3继续在乙腈溶剂中与氯离子化合物在60-80℃反应20-30小时后过滤、乙腈洗涤,干燥,得纳米二氧化硅负载型咪唑离子液体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2)、(3)中的溶剂包括甲苯或苯,反应过程中,所添加的甲苯溶剂均过量;
步骤(1)中所述的咪唑、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1-2:0.5-1.5;
步骤(2)中,中间体1与1-溴丁烷的摩尔比为1:1.0-1.5;
步骤(3)中,中间体2与纳米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0.5-2:1;
步骤(4)中,所述的氯离子化合物为氯化铁、氯化铜、氯化亚铜或氯化钴;离子液体3与氯离子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5-2.5。
3.根据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咪唑、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1.2:1;
步骤(2)中,中间体1与1-溴丁烷的摩尔比为1:1.1;
步骤(3)中,中间体2与纳米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0.8-1.2:1;
步骤(4)中,离子液体3与氯离子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催化剂制备亚砜类化合物的方法是以硫醚为原料,双氧水为氧化剂,经加入纳米二氧化硅负载型咪唑离子液体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MOFs后,在无溶剂条件下,在20~50℃温度下,搅拌反应0.5~4小时后过滤,分离得到亚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催化剂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具体包括MIL-53(Fe)、MIL-53(Cr)、MIL-101、ZIF-67、ZIF-8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用物料的摩尔比为硫醚:双氧水=1:1~1.5,纳米二氧化硅负载型咪唑离子液体主催化剂用量为硫醚质量的0.2~8%,助催化剂MOFs用量为硫醚质量的0.1~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当主催化剂为nano-SiO2@IL[FeCl3Br]、助催化剂为MIL-53(Cr),温度控制在25~40℃,反应时间控制在1.5~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714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