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子陀螺的精密光磁对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4015.6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9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秦杰;孙晓光;万双爱;刘建丰;田晓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李东斌 |
地址: | 10007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陀螺 检测光源 原子气室 对准系统 光磁 驱动光源 精密 三维 光电探测器 对准状态 驱动光场 原子系综 垂直的 主磁场 光速 操控 照射 帮助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原子陀螺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原子陀螺的精密光磁对准系统及方法。一种原子陀螺的精密光磁对准系统,该系统包括检测光源、驱动光源、三维线圈以及原子气室,其中,原子气室置于三维线圈的中央,检测光源置于原子气室一侧的三维线圈外,光电探测器置于与检测光源相对应的三维线圈另一侧,使检测光源照射通过原子气室后可被光电探测器所接收;驱动光源置于与检测光源相垂直的方向上,并使驱动光源产生的光速通过原子气室。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原子陀螺的精密光磁对准系统及方法,可以保证驱动光场与主磁场一直处于敬慕对准状态,增强了原子陀螺内部原子系综的操控精度,对提高原子陀螺精度以及各项性能指标提供了有力帮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原子陀螺操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子陀螺的精密光磁对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原子陀螺是目前可以达到导航级精度体积最小的陀螺仪,其高精度、对加速度不敏感、标度因数稳定以及小体积低功耗等特点,被视为下一代陀螺的发展方向。原子陀螺通过探测原子在驱动光场以及主磁场作用下对敏感轴输入角速率的不同响应来达到测量角运动的目的。因此在原子陀螺中要求驱动光场坐标系与主磁场坐标系重合,由于驱动光场和主磁场不重合所造成的误差直接影响到原子陀螺内部原子系综的操控精度,并最终影响到陀螺精度,因此高精度的原子陀螺对驱动光场与主磁场的对准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原子陀螺内部主要是依靠机械加工精度以及装配工艺来保证光磁对准的精度,但在实际情况下,由于机械加工误差导致线圈绕线圆心与陀螺轴心不同轴、发光元器件发光面加工误差导致光场出射角度偏差、装配工艺水平较低导致对准精度不高等原因制约了原子陀螺内部驱动光场与主磁场的对准精度,直接影响了原子陀螺内部原子系综操控的精度,对陀螺性能产生了较大影响,制约了陀螺精度的进一步提高。需要一种能够提高原子陀螺内部主磁场与驱动光场对准精度的方法,隔离掉此类因素的影响,保证原子系综的操控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子陀螺的精密光磁对准系统及方法,其可以提高原子陀螺内部驱动广场与主磁场的对准精度,提高原子系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原子陀螺的精密光磁对准系统,该系统包括检测光源、驱动光源、三维线圈以及原子气室,其中,原子气室置于三维线圈的中央,检测光源置于原子气室一侧的三维线圈外,光电探测器置于与检测光源相对应的三维线圈另一侧,使检测光源照射通过原子气室后可被光电探测器所接收;驱动光源置于与检测光源相垂直的方向上,并使驱动光源产生的光速通过原子气室。
所述的检测光源及原子气室之间的光路上放置有起偏器,其中,起偏器用于对检测光源产生的检测光进行起偏,使其成为线偏振纯度较高的光速。
所述的原子气室与光电探测器之间的光路上设有检偏器,其中,检偏器用于对已经起偏的检测光进行检偏。
所述的原子气室内部充有敏感角速率的原子。
所述的三维线圈可产生主磁场和修正主磁场的其他两个方向的磁场。
一种原子陀螺的精密光磁对准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建立原子陀螺的精密光磁对准系统;
搭建原子陀螺的精密光磁对准系统,确保检测光源与驱动光源发出的光场完全通过原子气室;
步骤2、启动原子陀螺的紧密光磁对准系统,并保证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步骤3、在沿驱动光源方向的三维线圈施加方波电压信号,并利用光电探测器进行检测,验证光场与磁场的精密对准;
步骤4、调整三维线圈其他两个方向的磁场大小及方向,直到光电探测器输出信号为直流信号,完成光场与磁场精确对准。
所述的步骤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未经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40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