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步检测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B1的试纸卡、制备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0854.0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6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原小燕;刘近;张军玲;赵津子;杜小波;刘明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现代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77 | 分类号: | 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 | 代理人: | 张随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 检测 玉米 赤霉烯酮 黄曲霉 毒素 b1 试纸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属于免疫学检测领域,具体地,涉及同步检测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的试纸卡、制备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B1是两种常见的真菌毒素,饲料中这两种毒素浓度的高低与动物疫情流行有着密切的关系。玉米赤霉烯酮(F-2)是赤霉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最初从有赤霉菌的玉米中分离得到,它具有雌激素作用,能造成动物急慢性中毒,从而引起动物繁殖机能异常造成死亡,给畜牧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黄曲霉毒素B1(AFB1)作为已知化学物质中致癌性最强的一种,毒性比呕吐毒素(Don)强30倍,比F-2强25倍;能造成禽类畜类的采食量、体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降低,肺水肿,不孕或流产,疫病易感性增加。这两种毒素严重威胁着动物和人类的健康,而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粮食和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有关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方法有薄膜层析和液相色谱等,此类分析方法虽然准确、稳定,但因成本高、操作繁琐、检测周期长等缺点,仅适用于检测机构而无法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以简便快捷为优势的免疫检测技术是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其中,将荧光微球作为示踪物的免疫标记技术是本领域当前的研究热点。荧光微球是指荧光物质经过包埋、共价键连接等方式引入有机或无机纳米粒子中,纳米材料的包裹使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与同时发展起来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比较,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技术操作简便,更加快捷。相比同类型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包埋大量荧光分子而使其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同时荧光信号通过荧光分析仪器检测能达到快速定量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步检测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B1的试纸卡,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为系统化、便捷化、规范化地定量检测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提供一种新方法。
同步检测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B1的试纸卡,包括卡壳和设在卡壳内的试纸条;卡壳包括相互扣合的卡盖和卡座;试纸条包括底板以及依次搭接粘贴在底板上的吸水垫、检测垫、结合垫和样品垫;卡盖上对应于检测垫的区域设有视窗,卡盖上对应于样品垫的区域设有加样孔,卡座内设有固定试纸条的卡槽;所述底板为不吸水的PVC板,吸水垫为吸水滤纸;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垫为设有质控线C、检测线T1和检测线T2的硝酸纤维素膜,质控线C包被羊抗鼠单克隆抗体,检测线T1包被玉米赤霉烯酮半抗原-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物,检测线T2包被黄曲霉毒素B1半抗原-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物;所述结合垫为包埋时间分辨荧光微球标记的玉米赤霉烯酮单克隆抗体及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的玻璃纤维素膜;所述样品垫是经样品垫处理液浸泡处理后干燥的玻璃纤维素膜。
进一步的,所述质控线C、检测线T1或检测线T2是将包被液划膜于检测垫制得,其中,羊抗鼠单克隆抗体包被液的浓度为0.5mg/mL,玉米赤霉烯酮半抗原-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物包被液的浓度为0.3mg/mL,黄曲霉毒素B1半抗原-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物包被液的浓度0.3mg/mL。
进一步的,所述时间分辨荧光微球为直径200nm的含有高亮稀土染料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
进一步的,所述结合垫是将荧光微球-抗体复合物溶液喷至玻璃纤维素膜上制得,所述荧光微球-抗体复合物溶液中,玉米赤霉烯酮单克隆抗体的浓度为8μg/mL,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的浓度为6μg/mL。
进一步的,所述样品垫处理液为pH 8.0的PBS缓冲液,其中含有的成分及其浓度分别为:质量分数为0.5%的蔗糖,质量分数为0.5%的PVP-K30,质量分数为0.5%的PEG-20000,质量分数为0.1%的PEG-6000,质量分数为0.3%的酪蛋白,体积分数为0.5%的Tween 20,质量分数为0.1%的S9,质量分数为0.1%的S17和质量分数为0.1%的S21。
本发明还保护制备上述同步检测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的试纸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检测垫的制备:根据质控线C、检测线T1和检测线T2上的包被物,分别制备含有相应包被物的三种包被液,包被液浓度均为0.3-0.5mg/mL,将包被液各自单独倒吸至划膜机管线中,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均按照0.8μL/cm划出,完成质控线C、检测线T1和检测线T2上的包被,然后置于37℃鼓风干燥箱中干燥3-4h,制得检测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现代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洛阳现代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08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